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科院新闻

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10月30日至31日,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津召开。会议由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承办。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雷增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金龙,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武中地,中核四0四总工程师杨廷贵,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技术物理所副所长姜东君,中科院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屈一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主... 2025-11-01

中科院金属所突破瓶颈,吨级哈氏合金基带实现国产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制备的千米级基带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我国二代高... 2025-10-28

哈医大肿瘤医院王可铮教授团队双线突破!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研发新型双靶点PET示踪剂

近日,哈医大肿瘤医院PET/CT-MR中心王可铮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放射学期刊——欧洲放射学《European Radiology》(JCI一区,中科院二区TOP)发表。该研究基于多中心临床数据,深入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术前PET衍生代谢参数对病灶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的无创预测价值,并通过MSI状态开展亚组分析,进一步评估了PET衍生参数在术后疾病进展中的预后分层作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最新统计,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第... 2025-10-26

中广核苏州院SiC半导体中子探测器产业化获突破 首次签订中科院供货合同

近日,中广核苏州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功签订供货合同,将为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提供两台自主研发的SiC中子能谱探测器。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因宽禁带特性,可适配核反应堆高温、高辐照的恶劣工况,极有潜力制备出满足核电需求的核辐射探测传感器。2020年起,苏州院依托国家发改委多项专项,攻克高性能器件制备、封装及高频弱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小体积、低功耗的SiC中子传感器,中子注量测量灵敏度显著提升,强辐... 2025-10-25

中国核动力院:人工智能融合纯微分形式中子输运方程提升核计算效率

近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先进核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核工业智能科学计算团队(AIDIND)牵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纯微分形式中子输运方程已在中科院1区TOP顶刊《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2025年第7期正式发表。此项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结合纯微分输运方程形式的新方法,让核反应堆中子输运计算变得更快速、更高效。中子输运方程是核科学领域描述中子从产生到消亡输运过程的方程,精确高效的中子输... 2025-09-30

蔡辉山教授课题组在电磁离子温度梯度湍流驱动电流及其产生机制上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中科院可控核聚变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蔡辉山教授课题组首次利用GEM代码,系统揭示了电磁离子温度梯度湍流驱动电流及其产生机制。相关成果以The current driven by the electromagnetic 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turbulence为题,发表在 Physics of Plasmas 期刊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吕瀚洋博士研究生,通讯作者为卢志鑫staff scientist和蔡辉山教授。湍流驱动电流是一种无需外部驱动即可在 2025-09-29

电子束辐照技术让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导电性超越纯铜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近日公开了一项名为 一种基于电子束辐照制备高导电石墨烯 / 铜复合材料的方法 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 CN 120700462 A),该方法为高导电材料领域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在交通、电子、航天等领域对高性能导电材料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传统铜及铜基复合材料已难以满足需求。石墨烯虽具有极高的理论电子迁移率,但现有制备石墨烯 / 铜复合材料的方法普遍存在石墨烯质量差、分布不均的问题,导致产品电导... 2025-09-29

北戴河将建设全球首台氦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

8月18日,新里程医疗集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签约,合作在北戴河新未来国际医院,建设落地全球首台套氦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此次合作融合了中科院上海高研院顶尖科研实力与新里程医疗集团创新技术,将有力推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进程,标志着我国在尖端粒子治疗装备领域即将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重大突破。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的创新示范区,肩... 2025-08-24

兰州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基于BESIII数据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栋青年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该成果基于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的北京谱仪III(BESIII)探测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完成。1964年,盖尔曼(M. Gel 2025-04-21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为加速推动核聚变能从科学研究走向工程应用,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近日,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素贞一行来访交流并与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严天文,副主任毛亚虹,办公室、科计处、辐射源部、环评部、研究所及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在协议签订仪式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基本情况和工作基础。中心表示,聚变能源发展前景广阔,要在深入理解和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前提下强化合...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