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新闻
美国Oklo公司与瑞典Blykalla AB公司,近日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聚焦于技术协作、供应链协调及监管知识共享,旨在加速先进核能的商业化进程。根据协议,Oklo将以约500万美元的承诺资金,共同领投Blykalla的下一轮融资,强化双方在跨大西洋核能领域的合作。通过联合技术开发协议,Oklo与Blykalla将在美国和瑞典分享材料、组件采购及非核能供应链方面的最佳实践。此举旨在降低成本、减少进度风险,并推动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的全球推广。...
2025-09-30
近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先进核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核工业智能科学计算团队(AIDIND)牵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纯微分形式中子输运方程已在中科院1区TOP顶刊《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2025年第7期正式发表。此项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结合纯微分输运方程形式的新方法,让核反应堆中子输运计算变得更快速、更高效。中子输运方程是核科学领域描述中子从产生到消亡输运过程的方程,精确高效的中子输...
2025-09-30
核能创新浪潮席卷全球,微反应堆作为新兴技术,正逐渐成为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集装箱大小的核反应堆为家乡供电的愿景仍面临诸多监管障碍,但公众支持与技术创新正推动其向前发展。科学家们致力于提升核电生产的效率、成本效益、安全性及精简性,以满足可靠零碳能源的需求。核电作为零碳能源,其稳定且持续的生产潜力,使其成为脱碳时代保障能源安全的有力选择。在核能小型化趋势下,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吸引了大量热情与投资。这些反应堆...
2025-09-29
9月23日,基于MBIR(多用途快堆研究反应堆)联盟的国际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会议在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举行。此次会议意义重大,来自白俄罗斯、巴西、越南、印度、哈萨克斯坦等15个国家研究中心的代表齐聚一堂,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阿拉伯原子能机构(AAEA)和非洲核能委员会(AFCONE)等国际组织代表也参与其中。委员会宣布,将有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投身这座独特的俄罗斯研究反应堆的研究工作。会议促成了在季米特洛夫格勒正在建设的MBIR反应...
2025-09-26
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辐射设备供应商Mirion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将以约5.85亿美元的价格,从Windjammer Capital Investors手中收购核电工程技术供应商Paragon Energy Solutions,后者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沃斯堡。Paragon在核电领域实力不俗,拥有100多名技术精湛的工程专业人员,掌握超过20,000个专有部件,其系统和解决方案已集成到北美每一座核反应堆中。而Mirion业务范围广泛,在12个国家拥有约2800名员工。Mirion预计此次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
2025-09-26
保加利亚总理罗森·热利亚兹科夫和能源部长热乔·斯坦科夫,正考虑在该国安装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此作为成为地区能源领导者目标的重要部分。此前,保加利亚政府部长在纽约与通用电气Vernova首席企业官罗杰·马特拉会谈后提出了这一目标。总理办公室会议报告指出,双方讨论了在保加利亚实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新技术,能够确保电力和基载能源生产的长期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及性以及低排放。能源部援引能源部长斯坦科夫的话...
2025-09-26
俄罗斯研制开发采用液态金属衬层的创新型OS-5氮化物燃料组件,可提升快中子反应堆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为BN-1200M及闭式燃料循环奠定技术基础。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的燃料部门制造并完成了独创的OS-5燃料组件,该组件采用混合氮化铀钚核燃料并具有液态金属衬层。另外,采矿与化学联合企业将作为铀钚混合氮化物(MOX)燃料工厂所在地,为BN-1200M快堆提供燃料。据Rosatom表示,采用液态金属衬层将改善第四代快中子反应堆氮化物燃料元件的性能...
2025-09-25
2025年9月23日22时12分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安全壳整体性试验圆满完成。本次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标志着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式小堆安全壳屏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有效验证,为机组后续装载核燃料以及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海南小堆安全壳是采用钢制安全壳作为反应堆第三道屏蔽堆型,为了顺利完成安全壳试验调试工作,自2022年以来中核工程海南项目部多次组织设计人员、专家开展AP系列安全壳调试技术交流及...
2025-09-25
1955年,党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发展中国核工业。在此背景下,我国首座重水反应堆(101堆)与首台回旋加速器(以下简称一堆一器)的建设工程,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正式启动。1958年9月,一堆一器移交生产典礼盛大举行,标志着这两项关键核设施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原子能不仅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能源、医学、农业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从零起步: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篇1955年初春,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向周恩...
202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