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新闻
等离子体高温熔融技术是以等离子体炬为热源的废物处理技术,号称“危废终结者”,可广泛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化工污泥、医疗垃圾、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环保处理。
2023-01-18
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室实现激光驱动湍流磁重联物理过程,证实了湍流过程在耀斑快速触发中的重要性,为理解太阳耀斑高能粒子起源和加速过程提供重要依据。相关论文17日刊发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上。
2023-01-18
1月17日,记者在重离子治疗中心项目工地看到,已经封顶的中心大楼外墙格外厚实。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陶志红介绍,为防止重离子设备在运行中产生辐射,重离子设备楼层深挖到负6米,其外墙最厚实的地方达到4.3米,堪比银行金库墙壁厚度。“项目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重离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还要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专业检查,确保辐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2023-01-18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T)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机器高分辨率原位结构的有力手段。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冷冻光电关联成像技术缺乏足够的准确率,实验效率低下,无法高效制备包含特定目标结构的冷冻含水切片用于冷冻电子断层数据收集,是制约生物大分子原位结构研究的关键技术瓶颈之一。
2023-01-18
利用高流强的可调太赫兹电子束,可跨越电子束辐射的低增益阶段,直接产生高功率相干太赫兹辐射;如何产生该电子束是核心关键问题,但迄今为止,电子束的频率调节范围仍十分有限。
2023-01-18
在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正在法国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断”,即突然终止高温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应对之策,中断缓解技术,即当检测到等离子体不稳定的迹象时可以强制冷却等离子体的技术,是世界范围内一个密集研究的课题。
2023-01-18
1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公布了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飞船共搭载112家单位的1300余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等航天育种材料。来自福建的降香黄檀种子和杉木种子、米老排种子等实验材料名列其中。
2023-01-18
航天育种,也叫空间诱变,我国自1987年8月5日,第一次搭载农作物种子上天,迄今已有35年。35年中,从搭载科学卫星,到发射我国自己的育种卫星,再到完成全周期种植的太空实验,我国航天育种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空间诱变,育成的审定品种约有300种,涵盖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等各个食物种类。
2023-01-18
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和国投集团雅砻江水电共同建设。建成后,原有的4000立方米实验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可用于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深地岩石力学、深地医学等前沿基础科学研究。
2023-01-18
激光聚变是一种通过激光产生核聚变的技术,主要手段是用高功率激光照射含有氘和氚的燃料靶丸。上述滨松光子的研究中,激光聚变需要能量高达1 MJ的脉冲激光器以10Hz的高重复频率辐照聚变燃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滨松光子的研究人员们着手开展研究和开发使用激光放大器的高能、高重复率脉冲激光系统,其中激光介质由LD模块泵浦,并由氦气高效冷却。
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