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新闻
1月16日,兰州碳离子治疗系统临床试验治疗阶段工作圆满完成,“验证兰州碳离子治疗系统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试验”项目由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申办、甘肃省人民医院承担。
2023-01-18
Gillessen博士说:“我们发现了使用PSMA-PET(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对高危局部疾病患者进行分期的共识。人们也一致同意对盆腔淋巴结进行选择性放疗。有趣的是,许多小组成员投票支持对复发风险高的患者进行早期挽救性放疗,而不是辅助疗法。”
2023-01-18
近日,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项目团队针对强辐射场环境智能装备应用,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MGy(兆戈瑞)级抗辐射三线译码器芯片,是宇航级芯片抗辐射总剂量1kGy的1000倍,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强辐射场环境工作的智能装备对该功能芯片的抗辐射加固需求,同时也为其他功能芯片的抗辐射加固奠定了研究基础,提高了核工业智能装备和系统在强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23-01-18
正在努力解决在法国组装 ITER 聚变反应堆期间在两个关键托卡马克部件中发现的缺陷。ITER 总干事 Pietro Barabaschi 最近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些问题将导致该项目的更多延误。ITER 之前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制造等离子体,但巴拉巴斯基表示必须推迟。
2023-01-17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五个大科学装置之一,肩负着探索中微子质量顺序的使命,工程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经进入到第8个年头。
2023-01-17
2023年1月12日上午,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高能非弹谱仪)成功出束,开始带束调试,初步获得了与设计相符的中子能谱及单色化的入射中子,标志着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的成功。
2023-01-17
任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微堆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微堆海外市场开发工作,参与完成加纳、尼日利亚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负责泰国微堆设计与建造。2022年逆行赴非洲进行研究堆与核技术海外市场开发,实现尼日利亚微堆零功率装置重大进展。
2023-01-17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激光核物理实验中的中子探测器标定研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有效提升激光驱动中子源标定精度、建立中子探测器标定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1-17
经过与大角度分光日冕仪在同一时期获取的光学遥感观测数据对比后发现,此次的电子总含量变化是由于日冕物质抛射(CME)现象引起的。CME现象是太阳最剧烈的爆发现象之一,可快速抛射大量携带有磁场的等离子体。
2023-01-16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诞生起就充斥整个宇宙空间,其非常轻,呈电中性,仅通过电弱力相互作用,极难被探测到。目前已知有3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而且,这些中微子能在不同状态之间“变身”,即所谓的中微子振荡。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