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智能控制新闻

DTU携手EUROfusion 探索AI控核聚变等离子体技术

四个月来,丹麦技术大学 (DTU) 等离子体物理和聚变能专业的博士后 Henrik Järlebad一直在 EUROfusion 研究员基金的支持下开展工作。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控制高能粒子的分布。这对于在聚变装置运行期间保持等离子体稳定至关重要。在未来的聚变电站中,用于重建高能粒子分布的工具需要比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更快、更智能,因为这将有助于提高聚变实验的效率。高能粒子分布的形状(即每个能量和方向上有多少个粒子)决定了等离子体中能量的... 2025-10-10

西物院在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在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基于中国环流三号(HL-3)托卡马克的实验数据,成功开发并验证了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法,为未来聚变堆的稳定、高效运行探索了新的技术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旗下的物理学Q1期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发表。托卡马克被认为是有望率先实现聚变能源应用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2025-10-09

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磅发布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7年,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初步构建,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不断夯实,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显著突破,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成为人工智能+核电典型应用场景之一。一、加快人工智能+核电应用场景赋能《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核电应... 2025-09-08

自动化离子光学设计和智能化调试助力国产微束装置研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微束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微束系统自动设计代码CADAIT和基于生成式模型的人工智能微束结构生成智能体AIMPer,并创新性地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微束聚焦控制,显著提升了微束系统的设计效率与调束智能化水平。传统微束系统设计高度依赖专家经验与复杂计算,耗时长达数月。研究团队开发的CADAIT代码通过融合矩阵方法与数值离子追踪技术,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 2025-05-12

数字孪生系统助力中国环流三号新一轮物理实验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启动新一轮物理实验,由中核集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首次投入使用。真空室烘烤是装置运行的关键一环,数字孪生系统为该过程装上超级眼睛,在虚拟空间构建一个和物理实体完全一样的数字模型,实现对真空室烘烤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精准监测。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环流三号在数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保障了中国环流三号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全域智能控制研发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11-05

研究发展出新型可编程抗体-DNA嵌合分子系统可智能控制T细胞靶向杀伤肿瘤

近年来,肿瘤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交叉融合推动了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及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体(Bispecific T-cell Engager,BiTE)等工程设计的新型生物大分子、细胞与基因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尤其是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