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电子新闻

美国实验室开发新模型 揭秘δ-钚反常热收缩现象

大多数物质受热会膨胀,因温度升高使原子振动加剧、相互分离并占据更多空间,但δ-钚在高于室温时却会收缩,这一现象几十年来困扰着科学家。近日,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在《物理学进展报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详细模型。该模型不仅能重现δ-钚这种违反直觉的热行为,还解释了背后的物理原理。钚在所有元素金属中,因电子结构极其复杂而特殊,其结构由相对论、磁性和... 2025-08-11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完成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贯通实验

8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杨学明院士、张未卿研究员带领的联合研发团队,首次成功实现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1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的稳定贯通实验,标志着大连先进光源联合团队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为未来大连先进光源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电子束流状态参数示意图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于2020年启动,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与深圳先... 2025-08-08

原子能院在高亮度高圆偏振度γ射线产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亮度、高圆偏振度的γ射线是探索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前沿奥秘的利器,同时在材料科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以下简称物理学院)合作,在强激光驱动的γ射线产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基于非纵向自旋极化电子束,提出在强非线性康普顿散射条件下产生高亮度、高圆偏振度γ射线的新方案,有望应用于光核物理、材料物理、真空双折射效应观测... 2025-08-06

俄罗斯核物理所研发独特螺线管 助力NICA对撞机实验

7月31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为NICA对撞机的电子冷却系统(ECS)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螺线管,该对撞机用于研究致密重子物质的特性。NICA对撞机中,离子束相互碰撞,离子束越聚焦、致密,碰撞越有效。电子冷却系统通过注入冷电子带走离子部分热能来压缩离子束,而螺线管是ECS磁系统的核心部件,已获专利。这是世界上首台可同时独立连续冷却两束离子束的装置,能大大加快实验速度,其复杂设计由40,000多个零... 2025-08-04

美以研究人员在探索紧凑型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与特拉维夫大学系统公司的科学家合作开展新研究,让更小、更便宜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XFEL)离现实更近一步。杰伦·范·蒂尔伯格、萨姆·巴伯和卡尔·施罗德俯身靠近连接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位于他们身后)和下游波荡器的弯道磁铁。电子束在弯道中的偏移可以阻挡剩余的激光,同时在时间上分离不同能量的电子,以减少能量的分散。 (图片来源:Thor Swift/伯克利实验室)XFEL是强大的... 2025-08-01

中广核辐照更名中广核华瑞

近日,随着中广核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更名,中广核华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走进公众视野。从攻坚加速器研发,到深耕辐照加工,再到多产业链布局,中广核华瑞三级跳的背后,是一部持续创新、不断突破的进化史。中广核华瑞1.0:开启加速器研发制造征程2009年,随着国内食品安全、医疗灭菌、材料改性等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公司应势而生,开启了辐照电子加速器研发制造之路,实现了多款加速器的研发销售闭环,业务延伸至电线电缆、医疗灭菌等多个行业,市场份额... 2025-07-30

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装置:加速育种进程创多项成果

7月23日,记者从中国发明协会获悉,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评选结果揭晓,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凭借首台套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装置的研制与应用项目,从众多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摘得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此次获奖是对我们深耕农业科研创新的莫大鼓舞。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彰显出三亚南繁在科研创新中的强劲实力,印证了我国在新兴育种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贡献了独具... 2025-07-25

sPHENIX粒子探测器首批成果发布,包含宇宙极早期物质形态的关键数据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所属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sPHENIX粒子探测器发布首批成果,其捕获了宇宙极早期物质形态的关键数据。这项最新研究精确测量了以接近光速运行的金离子相互碰撞产生的数千个粒子的数量和能量密度,有望为人类破解物质的起源之谜提供新线索。相关论文已提交《物理评论C》和《高能物理杂志》。sPHENIX粒子探测器上的组件记录的碰撞信号(艺术图)。图片来源:sPHENIX合作组织当两束金离子以2000亿电子伏特的能量迎头相... 2025-07-23

科研人员首次观测到新核素铝-20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进行衰变。相关成果于7月10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3300多种核素,其中不足300种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稳定核素,其余均为不稳定核素,会发生放射性衰变。常见的衰变模式有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gamma 2025-07-21

俄罗斯研发新设备助力SKIF同步加速器电子束测量

7月17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专家,联合普罗霍罗夫普通物理研究所(GPI)和杜霍夫全俄自动化研究所(VNIIA)同事,研发出两种用于测量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UCSKIF)加速器综合体(AC)中电子束长度的设备——解剖器和条纹相机。SKIF同步加速器解剖器的电子光转换器。照片由N.L.杜霍夫全俄原子能科学研究所提供。这些非接触式光学传感器能以1至10皮秒的高时间分辨率测量光束纵向长度,将成为SKIF AC诊断综...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