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新闻
据了解,岸本泰明的研究领域涵盖磁约束聚变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的相关理论与数值模拟,曾先后担任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JAEA)那珂聚变研究所等离子体理论研究部门主任、京都大学先进能源研究所所长等职位,连续四届担任聚变能大会计划委员会委员,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2023-07-12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再传捷报。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首次实现功率注入。该系统由我国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制,相关参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迈入氘氚可控核聚变阶段的核心系统之一。
2023-07-08
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研究室设计出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兼具高容量、优异循环和快充性能的正极材料。
2023-07-05
该研发结果表明,使用场发射电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原子探针等对单一纳米微粒成分做定量分析,结合纳米微粒的形态、结构、聚合关系、超微观生态效应等预测隐伏矿床,能获得更精确的关于隐伏矿体信息。这是中国科研人员发明、中山大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项找矿技术,也是一项原始创新的国际领先技术,对隐伏矿床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023-07-04
近日,由原子能院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以及上海高等研究院开展了“处于等离子体环境中7Li(D, n)(氘离子与锂-7离子发生聚变反应产生中子)天体物理S因子的首次实验测量”研究,为未来在极端等离子体环境中测量核反应参数提供了研究参考,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和激光核物理相关研究在核物理基础和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等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和数据支撑,促进了学科间的发展和交叉融合。
2023-07-04
ITER是一个重大国际项目,旨在在法国卡达拉切建造托卡马克聚变装置,旨在证明聚变作为大规模、无碳能源的可行性。
2023-06-28
报告内容涵盖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近代物理研究所CAFe加速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光源、大连相干光源、西安200 MeV质子应用装置、清华大学XiPAF与CPHS等粒子加速器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各加速器升级研究现状。
2023-06-28
核聚变是一种能源产生方式,它是指将轻元素的原子核结合成重元素的原子核,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源来源,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未来清洁能源。但是,要实现核聚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和物理上的难题,比如如何产生和维持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如何有效地捕获和利用释放出的能量,以及如何控制和避免不稳定性和污染等。
2023-06-26
6月10~16日,第61届PTCOG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Recinto Ferial(露天市场)内的北部会议中心举办,主办方为Quirónsalud质子治疗中心和Clínica Universidad de Navarra质子治疗中心。本次大会会议主题是“综合粒子治疗与补充治疗”,内容涵盖临床、物理和生物学主题,以及许多讨论粒子治疗热点问题的演讲和圆桌会议。
2023-06-26
活动期间,刘斌一行先后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验现场、等离子体应用高新技术园区、聚变技术研发基地进行实地交流,详细了解核聚变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