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发电新闻
近日,国际聚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携手合作,在温德尔斯坦7-X(W7-X)仿星器上创造了持续时间超过30秒的最高性能持续聚变实验纪录,将时间延长至整整43秒,这一成果标志着世界向商业化聚变发电厂迈进了一步。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温德尔斯坦7-X真空容器内部。(图片来源:Jan Hosan /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W7-X是一台仿星器,由位于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运营,其系统由美国能源部(DOE)设计和建...
2025-06-04
近日,美国公司Type One Energy成功完成其无限二号仿星器聚变反应堆发电厂的首次正式设计审查,在实现商业聚变能源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无限二号聚变反应堆设计目标宏伟,计划到2030年代中期为电网提供350兆瓦(MW)电力,足以满足数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此次设计审查的顺利通过,让这一目标更近现实,特别是在与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合作的潜在项目推进上意义重大。该设计的进展以及与TVA的合作,已引起全球能源行业的广泛关注。Type One Energ...
2025-05-30
近日,世界最大的仿星器设施温德尔斯坦7-X(W7-X)的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成功生成高能氦-3离子。科学家在新闻稿中表示:在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设施中,首次利用离子回旋共振加热产生高能氦-3离子——这是聚变研究的一个里程碑。由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运营的先进聚变反应堆W7-X,其实验解决了利用聚变能的一项关键挑战。未来的聚变发电厂依赖有效控制数百万度的超热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会产生高能α粒子(氦-4原子核),对维...
2025-05-30
据读卖新闻5月19日报道,为实现有望成为下一代能源的核聚变发电,日本政府决定大幅扩建国家三大核心研究机构。约100亿日元将被用于开发技术验证所需设备,包括检查发电设备耐久性的装置。政府还计划鼓励企业积极运用该技术,助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并着眼于其商业化发展。核聚变是发生在太阳内部的反应,原子核结合能产生巨大能量。据称,一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八吨石油。与涉及核裂变链式反应的核能发电不同,核聚变失控风险...
2025-05-21
东京大学将与Starlight Engine株式会社、京都Fusioneering株式会社、电力开发株式会社、日挥日本株式会社、藤仓株式会社、古河电工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等8家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共同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该计划属于企业赞助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当前,全球围绕聚变能发电的验证竞争愈发激烈,各方均期望尽早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日本内阁府通过聚变能创新战略,正全力加快聚变能的研发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完成聚变发电的验证...
2025-05-05
现代建设公司于15日宣布,已与首尔国立大学正式签署超导基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开发和运营业务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推动超导基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下一代能源开发奠定基础。核聚变发电技术通过将氢等燃料加热至1亿摄氏度以上的超高温,使原子核在等离子体状态下结合,从而释放能量。该技术因具备安全性高、原料丰富、爆炸风险低、废气和放射性废物排放少等优势,被誉为梦想能源。鉴于核聚变技术作为未来能源的巨大潜力,全球主要科研机构和企...
2025-04-16
美国Type One Energy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发布所谓的世界上第一个全面、自洽、稳健的物理基础,为实用核聚变试验电站提供了保守的设计余地。这一成果将为该公司第一座Infinity Two仿星器核聚变发电厂的建设奠定基础。目前,Type One Energy正与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合作开发这一核聚变发电厂项目。Type One Energy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弗·莫里表示:我们是第一家与能源公司签署协议开发聚变发电厂项目的私营聚变公司,因为我们的设计是基于...
2025-03-30
据中国招标与采购网报道,采用高温超导磁体的星火反应堆项目将落户于华中地区江西省南昌市瑶湖岛。该项目将由国有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与联创光电江西子公司联创超导共同投资建设。根据2023年签署的合作协议,星火反应堆预计将实现前所未有的聚变能量增益,Q值(聚变能量增益)将超过30。Q值表示产生的聚变能量与提供给等离子体以驱动反应的能量之比,是衡量聚变反应效率的重要指标。迄今为止,欧洲联合环面(JET)托卡马克装置已实现的最高Q...
2025-03-28
近日,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与13家组织签订合同,共同开发用于未来聚变发电厂的强大传感技术。这些合同是UKAEA聚变工业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共授予了16份合同,总价值达350万英镑,其中可行性研究合同金额从10万英镑至25万英镑不等。这13家组织包括10家私营公司和3家学术机构,它们正在携手开发一系列适用于极端环境的传感和诊断技术。这些技术是未来聚变发电厂的重要创新领域,对于推动聚变能源的商业可行性至关重要。聚变发电厂将在极端温度...
2025-03-28
近日,一种可在零下153摄氏度分离氘的材料被成功开发出来。这一温度比天然气液化温度零下162摄氏度高出10℃,被视为氘商业化生产的转折点。利用现有的液化天然气(LNG)生产管道,这一新材料为经济地生产氘开辟了新路径。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吴铉哲教授的研究团队与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崇实大学金子宪教授的研究团队于20日联合宣布了这一成果。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可在零下153℃分离氘和氢的多孔材料。氘是下一代核聚变发电的原料,同时...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