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变装置新闻

国际首次!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新成果

根据中核集团报道,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本轮... 2024-06-13

李启彬一行赴核西物院拜访交流

3月25日,中核二三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启彬一行前往四川成都,拜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简称“核西物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叶,就ITER项目合作与国内聚变装置建设进行深入交流。核西物院院长助理、计划发展部主任赵玮,中核二三副总经济师施发永,副总法律顾问冯锦泉参加交流。 2024-03-27

MIT构建的高温超导磁体已可应用于核聚变装置

3月4日,麻省理工学院报道其构建的高温超导磁体已经通过了净功率输出和潜在功率输出的测试,证明了该设施的高效和稳定,及应用于核聚变装置的可行性。 2024-03-11

聚变点火又近一步!我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2023-08-26

全球首个!中国公司将建成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

一个多月前,中核五公司发布消息表示,与中国第一家聚焦聚变能开发的商业公司正式签订全高温超导核聚变装置总装合同,承建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 。但中核五公司当时并未披露与其签订总装合同的合作公司名称。 2023-08-16

ITER 墙板测试正在进行中

ITER是一个建造托卡马克聚变装置的重大国际项目,旨在证明聚变作为大规模、无碳能源的可行性。ITER 的目标是在 500 MW 的功率下运行(至少连续 400 秒),并输入 50 MW 的等离子体加热功率。看来运行中可能需要额外 300 MW 的电力输入。ITER 不会发电。 2023-08-15

首次!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实现功率注入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验再传捷报。中国环流三号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首次实现功率注入。该系统由我国完全独立自主设计研制,相关参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实现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迈入氘氚可控核聚变阶段的核心系统之一。 2023-07-08

ITER推迟修改项目时间表

ITER是一个重大国际项目,旨在在法国卡达拉切建造托卡马克聚变装置,旨在证明聚变作为大规模、无碳能源的可行性。 2023-06-28

“大科学装置”之都

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在地球上建造一座可控核聚变装置。西物院聚变科学所106室主任李波,“人造太阳”与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行星发动机”运用的是同一个原理——核聚变。 2023-03-16

磁约束核聚变|未来“太阳”——梦想照进现实

核聚变总被称作“人造太阳”,之所以有这个“昵称”,是因为太阳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人类理想中的“小太阳”,就是希望在地球上造出可控的、可以持续输出能量的、经济效益可观的核聚变装置。 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