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量子材料新闻

强场太赫兹技术助力拓扑铁电材料超快动力学研究获突破

近年来,强场太赫兹技术在调控超导体、磁性材料与拓扑量子材料等体系的物性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为揭示新奇物理现象、调控材料物性和开发超快功能器件开辟了新路径。要精准捕捉这些瞬态过程,亟需兼具强场驱动与高信噪比探测性能的定制化实验平台。针对这一前沿需求,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极端条件光谱测量-太赫兹与红外实验站太赫兹光谱单元负责人汪信波副研究员,基于多年在强场太赫兹调控与表征方面的积累,自主搭建了多套先进的超快泵浦-探... 2025-10-29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在可调强场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波长连续可调的强场太赫兹(THz)辐射在量子材料、分子催化、生命科学、非线性光学、场致超导等前沿科学研究以及下一代通信、气象与环境监测、安全检测、雷达探测等关键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国际上强场太赫兹辐射的产生主要集中在0.1–5 THz低频范围内,如何在5–30 THz频段实现连续可调且具高强度输出的太赫兹辐射,一直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自由电子激光作为能够产生波长连续可调、高功率太赫兹辐... 2025-10-23

西安交大栗建兴教授团队在轻子束自旋极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结构粒子束(如结构光束、电子束等)已在显微成像、光学操控、计量学、信息存储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近年来,非相对论体系中的结构自旋极化粒子更是在自旋电子学和量子材料研究中引起广泛关注。相对论结构自旋极化粒子束虽然在高能自旋分辨实验、拓扑自旋态写入与擦除、以及高亮度结构γ光的产生等前沿方向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相对论结构自旋极化轻子束的产生一直是研究空白,传统的自旋操控装置(如自旋旋转器、韦恩滤波器、... 2025-09-29

中国科大设计出基于体相肖特基结构的便携式辐射探测器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的肖正国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设计并制备出一种体相肖特基结构 2024-12-09

世界首个轻元素量子材料平台启动运行

北京大学日前在怀柔科学城落地的又一重大科研项目——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启动运行。该平台是世界上首个以轻元素体系为核心研究对象的量子材料研究平台,运行后将对轻元素量子材料进行精准制备、测量和调控,探索其在信息、能源、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轻元素平台负责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江颖介绍,平台设有量子材料设计与预测、量子材料精确制备、量子物性精准探测与调控、量子器件加工与测试4个研究部门,开展从基础理论... 2024-05-24

接近绝对零度 原子排列仍然无序 不会“冻结”的新型量子态磁体造出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将一种特殊材料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后发现,该材料中原子的一个核心性质——它们的排列,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冻结”,而是保持在“液体”状态,类似于水无论多冷都不会结冰。这种新的量子材料可作为模型系统,开发新型高灵敏度的量子传感器。 2022-12-06

中子螺旋波首次在实验室观察到

最新研究负责人、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IQC)的科学家杜桑·萨雷纳博士说:“中子是表征新兴量子材料的有力探针,因为它们拥有几个独有的特征:它们的波长为纳米级、呈电中性且质量相对较大。这些特征意味着中子可以穿过X射线和光无法穿过的材料。” 2022-11-23

希格斯玻色子是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揭示的,现如今神秘“轴向希格斯模式”新粒子发现

当年希格斯玻色子是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揭示的,此次研究团队则专注于稀土三碲化物(RTe3),这是一种经过充分研究的量子材料,可在室温下以“桌面”实验形式进行验证。 2022-06-13

使用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研究电子向列性:自旋使电子在铁基超导体中保持一致

为了确定 FeSe 电子向列性的起源,PSI 量子材料光谱组的科学家们转向了瑞士光源 (SLS) 的 ADRESS 光束线处的共振非弹性 X 射线散射 (RIXS) 技术。该技术结合了 X 射线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原理,是探索材料的磁性或自旋激发的高效工具。 2022-05-20

北京大学深度参与怀柔科学城年内准备添置的三个重大项目

北京大学将深度参与怀柔科学城建设,承建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和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三个重大项目。今年内,三个项目的基建工程都将竣工。 2022-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