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新闻
北京谱仪(BES)III实验在正负电子湮灭中观测到了轴矢量粲偶素粒子cc1的直接产生,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9 (2022) 122001]上,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正负电子湮灭中发现轴矢量粲偶素粒子的直接产生。
2022-09-20
为破除靶向治疗耐药后的困境,为患者探寻更多的治疗希望,陆舜教授及团队聚焦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模式,领衔开展了前瞻、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
2022-08-03
欧洲随机III期PROTECT试验比较了八个癌症中心质子与光子治疗食道癌的剂量分布和治疗计划的鲁棒性。所有中心使用4DCT扫描对4例接受28次50.4 Gy (RBE)的患者均分别进行一项优化PT和一项优化XT的计划。以超过99%靶区容积能接受到95%计划剂量(V95%iCTVtotal)评估治疗方法对摆位、射程和呼吸的鲁棒性。
2022-06-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实现了一种全新方法,为研究物质和反物质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极其灵敏的探针。6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刊发于《自然》杂志。
2022-06-02
4月29日,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一行到高能所就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北京谱仪III(BESIII)实验科研成果产出情况进行调研。
2022-05-07
东莞散裂中子源一期等设施运营顺利,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装置等加快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加快建设,同时广东还布局推进鹏城云脑III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022-04-20
北京谱仪BESIII合作组利用连续能区2.23-3.67GeV正负电子对撞数据,以优于3%的精度测量了R值。
2022-02-16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及其重大改造工程(BEPCII)运行的质心能量范围是2-5 GeV,最大亮度为 1×1033 cm-2s-1,是我国唯一的大型高能物理对撞机。
2021-12-11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王竹溪教授根据《诗经·绸缪》中的诗句“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将“charm quark”译为“粲夸克”。这篇对粲夸克发现者之一马亚尼教授的采访讲述了粲夸克的发现以及对含粲物质寻找和研究的迷人历程,以及我国北京谱仪实验在这些研究中的卓越贡献。
2021-11-23
大约十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光顺教授开始在北京谱仪BESIII实验中,组织量子色动力学(QCD)相关的精确测量与检验工作。由此组建的国际化研究团队利用正负电子湮没数据,测量了多种重子在类时区域的形状因子,揭示了重子内部的电磁分布,并有助于理解重子内部的相互作用。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