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自主研发放射性废物纤维素分析技术
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成功开发出自主研发技术,可快速准确分析放射性废物中的纤维素。核电站运行会产生多种放射性废物,涵盖金属、塑料、纸张、工作服等。其中,纸张和棉花产生的纤维素在处置时会增加放射性核素的迁移率,对处置环境存在潜在影响。因此,对纤维素进行定量管理十分关键。但此前,人们一直依赖光谱分析等定性分析方法,这限制了其在发电厂现场的应用。如今,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开发出一种利用元素分析的新型分析方法,能够量化放射性废物...
浦项科技大学开发出液态下分离氚的石墨烯技术
8月19日,浦项科技大学宣布,由先进核工程系和环境工程系严友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石墨烯技术,可在液态下分离放射性废水中的氚。该研究作为解决福岛核电站污染水等全球放射性废水问题的新方案备受关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材料领域国际学术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氚是核电站产生的放射性氢,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进入人体会发射内部辐射,需严格管理。此前,氚只能在气态下分离,去除液...
韩国放射性废弃物管理机构与太白市共商地下研究设施项目
近日,韩国放射性废弃物管理机构理事长赵成敦等管理层访问江原道太白市政府,与太白市市长李尚浩等主要官员就地下研究设施(URL)相关事宜展开研究。韩国放射性废弃物管理机构理事长赵成敦(照片左五)与董事会成员在太白市政府合影韩国放射性废物管理院院长赵成敦向太白市主要官员说明了太白URL的进展情况和今后研发方向。他表示,该地下研究设施对于开发高放射性废物处置核心技术、确保国家战略技术、培养研究人员以及获取社会对该处置项目...
国内首创!“乐高模式”实现低放废物过氧焚烧装置成功热试
8月23日,国内首套移动式低放可燃废物过氧焚烧装置圆满完成336小时热态试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该装置取得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核环保产业装备制造迈入模块化、体系化发展新阶段,为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提供了安全、高效、灵活的国产化解决方案。针对废物处理焚烧设施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不足等难题,该装置采用集装箱设计,创新集成上料、焚烧、净化、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废物处理能力达30~50kg/h,减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