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Copenhagen Atomics熔盐堆和核能反应堆技术
    Copenhagen Atomics公司旨在设计一种新的核能反应堆,该反应堆的成本有望大大低于现有技术,并计划在本十年内投入使用。Copenhagen Atomics正在开发的技术是重水慢化钍基熔盐堆,包容在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内,其制造方式类似于今天的汽车,在一条装配线上批量生产反应堆,每条装配线每天能够生产一个反应堆。每个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为100 MWt,其想法是将它们像乐高积木一样拼在一起,从而进行大规模部署。这使得该技术适用于发电和其他应用,如工业用...
  • 人民日报 | “人造太阳”:能源自由的愿景
    本期“瞰前沿”聚焦国内外“人造太阳”的最新研究进展,看看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 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徐洪杰研究员在报国讲坛做报告。何静 摄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追赶、超越三十年)》的报告中介绍,熔盐堆以熔盐作为冷却剂,是第四代裂变核反应...
  • 丹麦与瑞士合作验证钍基熔盐堆技术
  • 核技术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硬“核”对决斗芳菲——广东省大学生核能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大亚湾基地圆满收官

    本次广东省大学生核能知识竞赛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通过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踊跃参与,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广泛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宣传绿色核能发展理念,进一步增进广大公众对绿色环保、美丽中国、低碳核能以及核安全的认知、认同,促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我们都是行动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2-06-10 核技术

    希望之光:为所有人带来癌症护理的核技术放射治疗新举措

    在没有放射治疗设施和人员培训的国家,缺乏获得治疗机会的情况最为严重。放射治疗被认为是治愈和缓解癌症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治疗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的基础。然而,非洲超过70%的人口无法获得放射治疗,而其他地区在获得治疗方面也存在巨大差距。 2022-06-09 放射诊疗核技术

    第七届高校学生课外“核+X”创意大赛正式启动

    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潘苏表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能、核技术应用的生命线。核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要大力开展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的常态化核科普宣传活动,为核能、核技术发展助力。 2022-06-09 核技术

    Nature子刊:一种首创的超声成像引导癌症免疫治疗平台

    “超声波扫描仪比其他成像方式更便宜,在美国所有医院设置。拥有一种相对便宜的、可用于改善癌症患者治疗的图像引导疗法将是令人兴奋的,”Lux博士补充说。MUSIC微泡技术背后的相同概念可能会导致图像引导下的靶向免疫治疗的发展,以及其他免疫刺激剂的交付,如基于mrna的多种人类疾病疫苗。 2022-06-08 核技术

    十年来,中科院产出一批重大核技术创新成果

    围绕航空发动机叶片、超分辨光刻机、仿生合成橡胶、高端轴承、高性能特种材料等重大需求,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产业链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2-06-07 核技术

    只有一个地球:核科学核技术帮助环境的四种方式

    在陆地上,核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和测量污染物。使用这些技术,原子能机构协助各国对环境保护举措进行监测、建模和评估。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如何培训来自非洲的科学家和专家正确收集和预处理环境样品以测量放射性的一个例子。 2022-06-06 核技术

    四位院士登台开讲,核技术,科普与科创“两翼齐飞”

    同步辐射原理是带电粒子(电子、离子)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偏转,沿运动的切线方向上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封东来解释说,“这是一种‘开机才有、关机就无’的射线,并且软X射线波段的射线在空气中无法传播,穿透力很弱,所以并不可怕。” 2022-06-02 核技术

    王文涛:心之所向 坚定追光,一心钻研核技术

    当时为响应国家发展基于强激光的超高梯度电子加速技术需求,博士期间专攻激光和稠密等离子体作用的王文涛需要转到一个新领域。 2022-06-01 核技术

    【核聚变】英国采用人工智能超算推进核聚变研究

    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NVIDIA)于5月30日在2022年度国际超级计算大会(ISC 2022)上宣布英国原子能机构(AEA)正在使用英伟达Omniverse仿真平台来加速一个成熟的聚变反应堆的设计和开发。 2022-05-31 核技术

    宇宙射线,利用核技术探测32光年外恒星 寻找“地球2.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的科学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米、焦距为36米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可实现全视场近衍射极限成像。 2022-05-31 核技术宇宙射线

    高能所举办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展现正负电子对撞机等核技术相关装备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云参观”环节,讲解员通过对沙盘模型的演示,展现了对撞机的全貌。画面切换到对撞机的“大脑”中央控制室、对撞机的“眼睛”北京谱仪控制室、储存环隧道以及同步辐射大厅,科研人员全方位解读了科学家如何操作对撞机、并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数据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利用对撞机的“副产品”同步辐射光进行多学科实验研究。 2022-05-31 核技术中国散裂中子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在墨西哥科利马州通过核技术绝育对抗果蝇

    援助包括制定和提供使用核技术执行应急行动计划的指导,该核技术用作害虫的避孕措施。伽马射线辐照被用来对大量饲养的地中海果蝇进行消毒,这样,虽然它们保持性竞争,但它们不能产生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会减少。 2022-05-31 核技术伽马射线

    太阳有多“烫”?利用核技术,这个探测器已经“触摸”到了它

    据报道,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1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宣布,人类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简称PSP),在发射三年后,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 2022-05-27 宇宙射线核技术

    北荣重粒子癌症治疗中心助攻 检测卫星零件抗辐射力

    太空中心表示,太空辐射主要包含伽玛射线、电子、质子与重粒子,以低地球轨道而言,是以质子为主,大约占95%;卫星在太空环境容易遭辐射攻击而造成系统功能失常,轻者需重新开机才能恢复正常运作,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电子元件损坏,使卫星无法执行任务,因此电子元件必须具有抗辐射能力。 2022-05-24 核技术宇宙射线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