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搓“人造太阳”总共分几步?
2025-06-10 10:01
来源: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人造太阳
推荐阅读
据塔斯社6月16日消息,美国物理学家发现此前不为人知的档案数据和出版物,并借此重现了物理学家亚瑟·鲁利格于1938年进行的人类首次热核聚变实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C》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曾被国际社会遗忘的实验,可能为制造第一颗热核炸弹提供了灵感。由杜克大学教授沃纳·托诺带领的一组美国物理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在研究2023年发现的与曼哈顿计划(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早期历史相关的文献和科学出版物时得出上述结论。其...
2025-06-18
6月5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携手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在众多优秀专利项目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一种双堆芯零功率装置专利项目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一种用于不锈钢支管焊缝维修的堆焊修复方法及系统专利项目脱颖而出,双双荣获金奖,彰显了我国在核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获奖专利一种双堆芯零功率装置,创造了多个国际首次。该专利首次创建多原理非能...
2025-06-12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超重核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9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成与研究新核素是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对于探索原子核的存在极限、揭示新物理现象、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极端缺中子的锕系核区,新核素的产生截面极低(皮巴量级),且寿命极短(...
2025-06-05
6月3日塔斯社消息,μ子g - 2科学合作项目的物理学家发表了对μ子异常磁矩(AMMM)进行超精确测量的最终结果。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核物理研究所新闻处报道,新数据与近期发表的理论计算结果相吻合,这些理论计算证实μ子性质中不存在新物理痕迹,而此前对μ子g - 2测量的中间分析曾暗示存在相关迹象。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Ryan Postel/路透社供稿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伊万·洛加申科解释称,此次实验成功将所...
2025-06-04
5月,浙江省海盐县,秦山翠绿山峦下,一栋造型别致的双层灰色建筑映入记者眼帘,建筑脚下的牌匾静静道出这里的过往——浙江省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海盐秦山前沿站。大家都熟知,秦山核电是中国核电的摇篮。实际上,这里也是中国核电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事业起步的地方。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钱锐向记者介绍道。30余年前,面临技术封闭与物资匮乏的挑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牵头建设秦山核电外围监督性监...
2025-06-0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