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国之重器”项目开启首次送电!BEST和合肥先进光源配“专属电站”

2025-08-08 09:28     来源:合肥在线     BEST 合肥先进光源

作为两大在建的“国之重器”项目,BEST和合肥先进光源有了自己的“专属电站”。8月6日,BEST110kv供配电项目及合肥先进光源110kv输变电项目分别开启首次送电,比计划进度提前一年,为两项大科学装置后续设备调试及试验开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

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BEST迎来了自己的电站。今年5月开始,园区在已建大科学装置110kV夸父变电站基础上新增3台63MVA主变压器,为BEST搭建起“点对点”的专用输电线路,完成电力设施的扩容升级。相关电力设施为BEST运行“量身定制”,可满足其稳态运行和脉冲性运行两种状态。

“BEST项目涉及低温、真空、电源等多个系统,所有的电能都将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工程和试验的最前线。”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汪正初表示,不久,BEST将开启相关部件吊装,将开启对最新电力设施的“首用首试”。

作为合肥先进光源配套项目之一,合肥先进光源110kv输变电项目从2024年10月底开启,历时九个月完成建设,将成为合肥先进光源项目634亩区域范围内的电力供应“心脏”。区域内包含能源中心、直加区、综合测试大厅等多项单体建筑。

“本次输变电项目的完成犹如打开了‘总开关’,为各单体建筑送电提供保障,前后步骤环环相扣。”据合肥先进光源项目供配电系统管理人员邓金伟介绍,按照预定计划,合肥先进光源项目能源中心变电所计划8月底完成送电运行,测试大厅则将在9月中旬完成供电。

“该项目的成功送电关系到各单体内工艺设备的调试、试验的推进,对先进光源项目如期完成有着重要意义。”邓金伟表示。

为何要为大科学装置专门建设110kv的专用电站?这样的输配电与平时生活用电有何不同?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供配电系统负责人邵国庆给出解答:“大科学装置在试验及正式运行中对于电能质量要求高,需要专门打造电站,确保其运行不受其他大工业负荷用电的影响,相当于为大科装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电力后盾’。”

BEST将在第一代中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基础上,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BEST核心目标是首次实现氘氚燃烧等离子体的稳定运行并演示发电,填补从“实验堆”到“示范堆”的工程化空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合肥先进光源项目作为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亚洲唯一低能量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建成后将成为国际先进的低能量区同步辐射装置,推动多学科前沿研究,助力我国完善先进光源体系。



推荐阅读

西物院高温锂铅综合实验平台建成投入运行

8月20日,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制的高温锂铅综合实验平台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平台磁场强度高达4 T,哈特曼数达104量级,首次覆盖了聚变堆芯的典型运行参数区间,是聚变堆液态金属应用研究的关键装置,综合性能国际领先。平台可同步开展液态包层/第一壁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验证以及流动锂铅环境中的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为未来聚变堆建设提供关键数据支持。高温锂铅综合实验平台液态金属在磁约束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长期受制于极高的MHD压... 2025-08-25

ITER气体注入系统完成生产制造准备评审

近日,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承担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GIS)采购包阀门箱及真空室外注入线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顺利通过制造准备评审(MRR)。ITER组织工程建设总指挥塞尔吉奥·奥兰迪(Sergio Orlandi)对西物院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高效执行给予高度评价,并向团队表示祝贺与感谢。据悉,气体注入系统最终设计(FDR#2)已于2025年4月30日正式关闭,较ITER组织原定计划推迟一年。为保障首批次4套加料阀门箱于2... 2025-08-25

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成功签署

2025年8月19日,《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在北京签署。这是中方在ITER实物贡献(采购包)之外承担的重大现金任务协议。此次签署活动由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主持,以线上方式进行,协议由核聚变中心主任王艳与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签署。巴拉巴斯基总干事对中方成功争取此ITER现金采购任务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方为ITER项目稳步实施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王艳主任感谢ITER组织对中方能力... 2025-08-25

RIBLL2新建实验终端实现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究团队在兰州第二条放射性束流线(RIBLL2)上建成新的实验终端,并实现了中等质量区束流碎裂产物的清晰鉴别。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放射性核束实验技术的兴起,核物理研究迎来了新机遇。过去几十年间,世界范围内建成了多台放射性核素分离装置,例如德国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FRS、法国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的LISE、日本理化学... 2025-08-23

俄罗斯专家研发高效吸气泵助力同步加速器及等离子体装置发展

在加速器运行中,带电粒子需在深真空(约相当于地球到月球一半距离的真空)环境中运动。若真空条件不佳,电子会高速与残留气体原子碰撞,在真空室壁散射消亡,导致电子束寿命缩短、加速器周围辐射背景增加。为确保装置设计参数,加速器真空室真空度须比普通房间低12个数量级。为此,同步加速器储存环将安装800台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校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与Optikon有限责任公司、AO Polema粉末冶金厂专家共同研发制造的吸气泵(... 2025-08-2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