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成功签署

2025-08-25 10:11     来源: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ITER 磁体变流器电源

2025年8月19日,《ITER磁体变流器电源二期现金任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在北京签署。这是中方在ITER实物贡献(采购包)之外承担的重大现金任务协议。此次签署活动由ITER组织副总干事罗德隆主持,以线上方式进行,协议由核聚变中心主任王艳与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签署。

巴拉巴斯基总干事对中方成功争取此ITER现金采购任务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方为ITER项目稳步实施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王艳主任感谢ITER组织对中方能力的认可与信任,表示将组织协调国内单位按时保质完成相关任务,高质量履行协议承诺。

ITER项目磁体变流器电源系统为ITER纵场线圈、极向场线圈、中心螺线管线圈和校正场线圈等超导线圈提供可变功率的电力。根据ITER组织采购计划,该电源系统分成一期和二期两个阶段实施。一期任务由中国和韩国以采购包形式承担,二期任务将与一期任务进行串联连接和系统集成。按照任务协议,由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荣信汇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形成联合体,承担两套极向场变流器电源、四套垂直稳定场变流器电源及一、二期变流器电源间直流连接母线等设备的设计、样机研制、批量制造、集成测试和现场安装调试等任务。

ITER组织建造项目负责人塞尔吉奥·奥兰迪、核聚变中心副主任王敏、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陆坤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签署活动。

仪式签署现场



推荐阅读

废大理石变身高性能辐射屏蔽材料,纳米CdO/Al₂O₃复合材料表现卓越

随着核能、医疗影像、太空探索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辐射防护材料的研发成为全球科研热点。传统铅材料虽防护效果好,但存在毒性高、机械性能差等问题。近日,一项由埃及亚历山大大学与原子能机构联合团队完成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水泥+废大理石+纳米CdO/Al₂O₃的新型复合材料,不仅在伽马射线和中子屏蔽方面表现优异,还具备环保、低成本、高机械强度的多重优势。1. 材料设计:废大理石+纳米CdO/Al₂O₃研究团队利用废弃大理石粉末作为骨料,与水泥... 2025-10-19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科技考古研究入选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

9月23日晚,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举行。《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助力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入选集中发布成果。该成果科研分量重、引领性鲜明,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提供了鲜活范例。青白瓷以其白中泛青、温润如玉的独特釉色闻名于世,其呈色机制涉及原料特性、烧制工艺调控以及微观结构演变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作为青白瓷的主要呈色元素,铁在瓷釉中的化学... 2025-10-18

“中国天眼”FAST首次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

近日,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田晖教授和博士生张佳乐为主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探测到来自恒星黑子区域的毫秒级射电暴信号,为直接探测恒星小尺度磁场、揭示恒星磁活动的起源提供了全新的观测手段。相关论文于北京时间10月18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长期以来,直接测量恒星黑子区磁场是困扰学术界的难题。该发现说明恒星黑子区域的磁活动能将电子加速到极高能量,这些电子在磁场中做... 2025-10-18

TP53突变肝癌新机制为精准治疗指明潜在靶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团队,在肝细胞癌(HCC)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发现,转录因子RELA在携带TP53R249S突变的HCC中,发挥着关键抑癌基因作用,并进一步证实,RELA激动剂白桦脂酸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为该类预后不良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策略。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且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面临挑战。TP53是HCC中最常突变的肿瘤抑制基因,尤其在黄曲霉毒素暴露高发地区,超过90%的HCC病例... 2025-10-18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