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完成主要构建 将开启多阶段实验

2025-08-23 08:30     来源:中国核技术网     伽马射线 核物理

本月初,研究人员宣布已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主要构建。GRETA是用于伽马射线谱学的精密工具,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兼GRETA项目负责人保罗·法伦称,其灵敏度将比以往核科学实验高出10到100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8月8日文章引用了这一观点,该实验室是项目负责人办公地及GRETA组装地。

GRETA 将使用多个锗晶体来追踪核衰变发射的伽马射线。图中展示了 6 个模块中 120 个晶体中的 24 个。(图片来源:Robinson Kuntz/伯克利实验室)

一个由伯克利实验室核科学、工程和计算部门,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完成了GRETA关键部件构建,包括电子、计算和机械系统以及大多数灵敏的高纯度锗探测器模块。

下一阶段,GRETA将按计划运往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稀有同位素束流设施(FRIB),FRIB的稀有同位素将被送往GRETA中心。GRETA设计兼具灵活性与灵敏度,可在FRIB各站点间移动以接触不同类型和能量的粒子束。之后,GRETA将前往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串联直线加速器系统(ATLAS),预计2028年或2029年抵达,并在各设施间移动以充分利用资源。

在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用户设施FRIB,研究人员预计今年夏天从伯克利实验室接收GRETA,秋季安装,2026年开始首次实验。

GRETA是早期项目GRETINA的扩展,GRETINA使用12个锗探测器模块捕获伽马射线,GRETA将整合目前在阿贡国家实验室运行的GRETINA探测器模块,使总数达30个,形成围绕目标的完整球体,增强跟踪能力。其球形铝制框架由两半组成,可分开以便更换目标。每个探测器模块由四个制造难度极大的锥形六边形晶体构成,每年仅能生产约四个探测器模块。探测器模块冷却至低温时,晶体将测量发射伽马射线的三维路径和能量,助研究人员重建相互作用。

据伯克利实验室称,科学家将借此测试原子核容纳质子和中子数量的极限,探索“滴线”,研究梨形原子核以寻找基本对称性细微违反,探索宇宙主要由物质构成的原因。

阿贡国家实验室一直是GRETA广泛合作的一部分,8月20日发布文章,介绍阿贡研究人员在GRETA触发系统、伽马射线跟踪算法和电子设备方面的工作。实验物理学家、阿贡国家实验室物理部门低能核物理小组临时负责人Dariusz Seweryniak称,该实验室工程师为GRETA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的触发系统至关重要,是整个系统核心。触发系统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测试后,在伯克利与其余组件集成,其主要作用是从大量信号中识别筛选感兴趣事件,GRETA的触发系统可仅记录最相关的伽马射线相互作用数据供进一步分析。



推荐阅读

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制出最灵敏的伽马射线探测器

科学家们已成功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研发工作。GRETA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伽马射线探测器,有望给核物理学领域带来重大变革。该探测器由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发,即将运往密歇根州立大学稀有同位素束流装置(FRIB)进行安装并开展首次实验。GRETA如同原子核显微镜,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探究原子核结构,有助于解答恒星如何产生重元素、宇宙中物质为何比反物质多以及原子稳定性极限等基本问题。它拓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还... 2025-08-16

近代物理所在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夸克物质中心核子结构室研究团队基于NPC(Non-perturbative Physics Collaboration)合作组在部分子碎裂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以当前最高理论精度破解了夸克碎裂为强子的关键规律,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2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为人类理解物质微观结构提供了全新视角。半个多世纪前,物理学家比约肯、费曼等提出部分子碎裂函数(Fragmentation Functions,FFs)概念,用以描述带 2025-08-02

大型强子对撞机团队首录λ重子与反λ重子衰变速率差异

7月16日塔斯社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装置的科研团队在历史上首次记录到λ重子和反λ重子的衰变速率差异,这一发现与宇称-电荷对称性(CP)破缺有关。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这使物理学家距离揭示宇宙中几乎没有反物质的原因更近一步。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因宇称和电荷对称性被破坏,反物质和物质行为会有所不同。介子粒子的宇称和电荷对称性破坏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证实,而玻色子构成宇宙大部分物质。此次研究指... 2025-07-18

我学者利用双极膜低成本制备氘代酸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徐铜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团队联合攻关,在氘代化学品制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双极膜实现重水(D₂O)高效解离,首次揭示了核量子效应导致膜层内氘离子(D⁺)迁移速率反超氢离子(H⁺)的现象,颠覆了长期以来重水解离速率慢的传统认知,并成功开发出低成本、高效率制备氘代酸和氘代碱的新技术。该重要研究成果以Synthesis of deuterated acids and bases using ... 2025-07-11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空心原子实验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空心原子是指内壳缺失多个电子,而外壳仍全部或者部分填充电子的特殊原子。这类远离平衡态的多激发态原子的产生机制、内部结构及退激属性不仅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理解量子多体相互作用的有效载体,同时在内壳电离X射线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及分子成像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团队与合作者在重空心原子实验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证实了全裸重离子-原子碰撞是高产额制备重空心原子的有效... 2025-07-1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