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东南亚五国肿瘤专家赴滇共探肿瘤中心建设合作

2025-09-11 13:58     来源:中新网云南     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

9月5日至7日,2025肿瘤学术与人工智能应用(昆明)交流会与2025东南亚肿瘤医学中心建设合作昆明对接会同期举办。来自老挝、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五个国家的肿瘤领域专家,与国内肿瘤放射治疗医疗专家围绕肿瘤中心建设、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前沿诊疗技术应用展开深度交流,共商区域肿瘤医疗合作新路径,为“中国制造”医疗技术出海搭建桥梁。

会议现场,国内专家首先带来行业前沿成果分享主旨演讲。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精准放疗中心主任夏廷毅介绍,放射外科技术体系已完整建立,在临床应用优势明显,已成为与手术外科并驾齐驱的主流肿瘤治疗模式。“放疗能精准打击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损伤,能保障实质器官早期肿瘤得到根治,可提升肿瘤局部控制率,具备更优的安全性和效价比。”夏廷毅说。

“质子重离子治疗利用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布拉格峰)、生物学优势,对特定患癌人群、特殊部位及疑难肿瘤疗效佳、副作用小,为现代肿瘤放射治疗设备、技术升级指明了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精放中心物理技术顾问张红志说。云南省肿瘤医院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李文辉结合临床疑难案例,分享了精准放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疗效。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医疗设计总监付晓群结合已落地案例,分享了质子中心建设难点及解决方案,并提出应在设计前期引入医疗工艺设计理念,为医院、患者提供全周期精准服务。

在各国肿瘤诊疗现状分享环节,多位外国专家分享了本国肿瘤防治现状及正面临的严峻挑战。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普遍面临早期筛查体系缺失的难题,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届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基层医疗资源匮乏、专业肿瘤医疗人才稀缺是这些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严重制约了医疗服务可及性。印度尼西亚岛屿间距离较远,标准化流程制定、推广困难,影响肿瘤诊断准确性。越南则在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城市地区,肺癌、乳腺癌增长显著,且肿瘤死亡率较高。

各国专家认为,面对当地肿瘤治疗负担日益加重,在基础设施、医疗人力以及药物可及性方面存在重大缺口的情况,区域合作至关重要,希望通过合作互通,能够改善区域肿瘤治疗效果并降低死亡率。

会议期间,针对东南亚各国医疗需求,多场合作对接闭门会同步举行,聚焦具体项目推进。包括“合作在老挝建设高水平肿瘤治疗中心对接会”“缅甸肿瘤研究所升级项目建设推进方案对接沟通会”“老挝医院&玉溪市中山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沟通会”“质子中心建设项目沟通会(印尼)”“医药大学震兴医院肿瘤介入中心合作建设项目讨论(胡志明)”等8场对接会,就相关合作意向、技术细节展开磋商,积极推进未来的合作落地。

9月7日的签约仪式上,大理州人民医院与柬埔寨中央医院签署远程3D医学打印中心合作备忘录;云南省计算机学会、云南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云南明顿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艾立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医疗出海联盟”并签署合作备忘录;云南华商基金会联合上海孪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老挝捐赠远程医疗中心终端设备,由玉溪市中山医院保障该远程医疗中心高质量专业诊断输出,并持续向更多合作国家辐射。这些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医疗技术、设备与服务助力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提升。

在肿瘤先进治疗技术推荐环节,多家中国企业展示的“一站式多模态NeuAngio–CT”“海扶刀”“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等产品,凭借精准的诊疗效果与高性价比,获得东南亚与会专家高度关注。“好几个国家外宾现场就表达了对我们DSA产品和ACT解决方案的兴趣,希望进一步到中国医院考察,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强交流。”东软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中国已自主研发出质子治疗系统、立体定向放疗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且在性价比与本地化服务上具有显著优势。此次对接会中,多位东南亚与会专家明确表达了引进“中国制造”医疗设备的意向,涉及肿瘤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副会长张春艳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医疗技术标准与服务模式输出,助力“中国制造”医疗设备在东南亚市场打开更广阔空间。



推荐阅读

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会议在复旦大学举办

9月9日上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六届聚变数据处理、验证与分析技术会议(Technical Meeting on Fusion Data Processing, Validation and Analysis)在复旦大学开幕。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的70余位聚变诊断与数据分析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未来聚变堆面临的数据测量、信息检索与可视化、传感器融合与集成数据分析、反演与图像处理、基于物理的机器学习等主题开展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09-19

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罗建军到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调研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罗建军一行到公司调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志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冯文彪陪同调研。调研期间,罗建军参观了苏州院展厅、核安全监督与预警平台、辐射监测实验室,听取了核设备审评监督、辐射监测工作汇报。针对后续工作,罗建军与苏州院展开讨论。今后,苏州院将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探索AI赋能核设备监管。苏州核安全中心将以核设备许可证取证形式审查任务为试点,探索人工智能应用... 2025-09-19

ITER气体注入系统阀门箱生产制造项目启动会在南京召开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气体注入系统阀门箱生产制造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核聚变中心)项目工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牛二武、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副院长陈庆川、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晨光)副总经理李春芳出席会议。牛二武表示,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光东螺)在项目启动前已经开展了扎实的技术准备和团队组建工作,为项目正式启动奠定了良好... 2025-09-19

中国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召开

9月17日上午,以以核科技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核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甘肃省兰州市开幕。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核学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中国核学会学术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是我国核科技界学科设置全、规模大、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共设置了28个专业分会场,收集论文900余篇。邀请11位院士作大会报告,围绕基础科研、核能发展、核燃料循环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凝聚全行业智慧,助力我国核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 2025-09-19

生态环境部辐召开座谈会 积极助力推动放射性药品行业创新发展

近日,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组织召开座谈会,围绕《放射性药品管理条例》修订中涉及辐射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司展开深入交流,积极助力推动我国放射性药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放射性药品具备疾病诊断早、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等突出优势,是其他医疗诊断和治疗手段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放射性药品管理条例》需兼顾药品管理的科学性与放射性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司就放... 2025-09-19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