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国铀一号”)定位为国家“绿色矿山”和行业“标杆工程”。鉴于这个项目的超常规工程体量和“一年建成”的进度压力,为确保企业严格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要求,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对“国铀一号”开展了环境保护例行监督检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派员协同检查。
检查组强调,随着“国铀一号”等一系列铀矿冶项目的建设投运,内蒙古地区作为国家地浸采铀战略基地的地位得到空前巩固与提升。然而,铀矿资源多赋存于干旱、半干旱的生态脆弱区,这些区域水文循环缓慢、植被恢复能力弱、环境承载阈值低,企业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置于首位,主动应对地浸采铀高速发展带来的环保挑战,严格执行“边施工、边修复”绿色施工要求,认真做好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不断优化工艺监测和废物管理机制,确保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铀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
未来,作为“核电粮仓”的铀矿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华北监督站将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督,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保障绿色承诺贯穿铀矿冶项目建设与运营的全生命周期,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平安中国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