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的一支学生与教职员工团队,在副教授、工程博士维塔利·苏林的指导下,成功开发出一款自动化便携式设备原型。这款设备运用扫描接触电位法,能够精准检测金属表面微裂纹及其他各类缺陷。
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电位法,通过特殊探头将电荷传输至金属表面,并测量敏感探头与金属表面间接触电位的局部变化。电位的急剧变动,即指示表面存在缺陷。设备所采集的数据,会通过蓝牙实时传输至操作员的计算机,生成直观的二维电位分布图,清晰呈现检测到的偏差。扫描接触电位法由科学主任维塔利·苏林开发并已获得国际专利。
此设备的一大亮点,在于其能够检测复杂部件的表面缺陷,如焊缝、管帽等,对于核电站设备等需要高精度检测的场景尤为适用。据开发者之一、学生叶戈尔·雷巴科夫介绍,与工业界现有的超声波、射线照相等检测方法相比,这款设备对微裂纹的灵敏度更高,且能在难以触及的区域和核环境中稳定工作。目前,该设备原型已在存在实际缺陷的部件上进行了测试,表现良好。开发团队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制造一系列可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的原型,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