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至9日,由上海核工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国家能源非能动核能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2025年度学术年会暨第四届ATF燃料技术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核电办、国家电投集团科数部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张有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岩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等6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煦嘉参加会议,研发中心主任严锦泉主持开幕式。
当前国家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核工院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系统构建了以“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省部级平台为支撑、企业级平台为基础”的多层次、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研发中心作为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期间首批认定的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自获批建设以来,在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以及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核电办等政府机构的指导支持下,紧密依托建设单位的优势资源,聚焦非能动安全技术、先进燃料技术、关键材料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前沿方向开展协同攻关。上海核工院将持续推动高能级平台建设,将研发中心建设成为关键核心技术的策源高地、高水平成果的创新源泉、学术界与产业界融通发展的桥梁纽带,切实为中国核能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ATF燃料技术是提升反应堆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关键路径之一,近年来凭借优秀的运行性能进一步受到业界关注,成为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下一代高燃耗、长循环先进燃料主要技术方向。本次会议以先进ATF燃料技术为主题,共收录论文77篇,围绕ATF燃料分析技术、ATF包壳材料技术与ATF燃料芯块技术设置三大分会场开展报告交流分享。
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7所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共计180多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