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X射线新闻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成功研制全球最大功率高能高功率电子束流收集桶

近日,全球最大功率高能高功率电子束流收集桶(800kW@8GeV)在核电集团研制成功,顺利通过出厂验收并发运至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上海张江项目现场。高功率电子束流收集桶是高性能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在调束或出光过程中集中收集最后不再使用的电子束流,确保装置运行期间的设备安全和辐射安全。目前国际在役最大功率电子束流收集桶为欧洲XFEL项目300kW石墨芯连续波电子废束桶,本次800kW电子束流收集桶的... 2025-10-19 X射线

中广核欧盟首单电子加速器顺利交付

10月17日,由中广核技旗下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达胜)自主研发的电子束+X射线双功能直线加速器在波兰核化学与技术研究所(简称波兰核化学所)顺利完成交付。该设备是中广核电子加速器出口欧盟市场的首笔订单,标志着公司在欧盟地区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作为欧盟首台中国制造的电子束+X射线双功能直线加速器,该设备具备输出精准稳定、辐照均匀高效等核心优势,搭载先进的束流归拢系统、X射线转靶系统、中停恢复功能以及多场... 2025-10-19 国际视窗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科技考古研究入选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

9月23日晚,2025北京文化论坛重要成果发布专场活动举行。《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吸收谱技术助力原子级解析宋代青白瓷呈色机理》入选集中发布成果。该成果科研分量重、引领性鲜明,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提供了鲜活范例。青白瓷以其白中泛青、温润如玉的独特釉色闻名于世,其呈色机制涉及原料特性、烧制工艺调控以及微观结构演变等多因素交互作用。作为青白瓷的主要呈色元素,铁在瓷釉中的化学... 2025-10-18 产业活动

瑞石心禾医疗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国家特别审查程序

近日,石家庄高新区企业瑞石心禾(河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MS Epoch 310型全环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SPECT/CT)成功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系河北省首款进入该审查程序的大型医疗设备,也是今年以来河北省第二款进入该审查程序的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修订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自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医... 2025-10-16 PET/CTX射线装置中国

稀土抗辐射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随着中国航天任务的不断推进,航天器的寿命要求越来越长,空间环境及其效应对航天器造成的损伤也将变得日渐突出,进而成为影响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的关键因素。空间辐射环境是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及其材料影响较大的环境之一,主要包括带电粒子或高能光子,其中,高能光子如X射线、热中子、γ射线作用会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电离,造成共价键断裂,产生降解反应,同时形成大量具有强化学活性的自由基,进而引发交联反应,而这些反应使高分子材料出现变脆... 2025-10-16 中国辐射防护材料

KV成像系统引领放射治疗迈向精准安全新时代

在现代放射治疗领域,成像技术的精准度与安全性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千伏(KV)成像系统作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核心工具,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业标杆。自2015年相关技术持续演进以来,随着瓦里安TrueBeam、Halcyon等先进平台的推出,KV成像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关键地位。KV成像系统通过低能量X射线生成高质量图像,可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实时捕捉患者体位信息,确保放射剂量精准输送至目标区域。相较于传统的电子端口... 2025-10-12 美国放射诊疗CT扫描辐射成像

高能锐新完成SHINE 1.3GHz 9Cell超导腔72只批量交付

9月12日,由北京高能锐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锐新公司)承揽的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超导腔制造项目完成最后一个批次4只槽腔的交付。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专家以及锐新公司人员出席了设备交付活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是一台先进的高重复频率X射线光源,装置建设地点为上海市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1.3GHz 9Cell超导腔作为SHINE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件,在2.0K下工作,加速电子达到所需... 2025-10-06 X射线装置同步辐射

韩国核安全研究院与仁川机场公社合作开展核设施安检培训

韩国核安全研究院(KINS)宣布,其与仁川国际机场公社(IIAC)于近日联合举办了核设施安全检查专业培训。此次培训在KINS的核设施安全检查培训中心进行,由仁川国际机场公社的三位安全检查专家担任讲师,为学员提供了以工作为导向的实践培训。该培训中心采用先进的交互式学习系统,配备X射线检查站、门控金属探测器和虚拟现实(VR)培训设备,为讲师和学员提供了一体化的培训环境。培训中,IIAC将其在每年接待7000万名乘客过程中积累的世界一流安全检... 2025-10-02 安全检查核安全技术

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揭示3D打印钢材在核应用中的潜力与差异

近期,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两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增材制造(3D打印)钢材与传统锻造钢材在成分与性能上的一致性,为3D打印钢材在核工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聚焦于316H不锈钢和709合金两种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先进技术,揭示了3D打印钢材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热处理的独特反应。3D打印技术,尤其是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工艺,为复杂不锈钢零件的生产提供了高效且设计灵活的新途径。然而,该工艺可能在钢材微观结构中引入缺陷,影响其性... 2025-09-25 3D扫描仪X射线装置美国增材制造3D打印

科学家开发新型诊断技术 助力紧凑型粒子加速器发展

由密歇根大学和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合作项目,在英国科学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激光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用于测量超短粒子束的新型诊断技术,该研究解决了制造紧凑型替代传统粒子加速器的关键挑战之一。现代自由电子X射线激光器虽能产生激光诱导X射线辐射,实现病毒级物体可视化,但需要大规模装置,占用大量空间、消耗大量资源,许多科研机构难以使用。而激光尾流加速技术有望在紧凑到可放置在实验室工作台上的设备中实现类似功能。此... 2025-09-20 国际视窗

ITER径向X射线相机采购包窗口集成接口部件顺利交付

9月11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径向X射线相机(RXC)采购包首批部件——窗口集成接口部件的制造顺利完成并交付。ITER组织RXC技术负责人王天博、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项目工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牛二武、等离子体所副所长秦经刚、RXC采购包、PI采购包以及聚能公司的项目主要人员出席了交付仪式。王天博对RXC采购包取得的进展表示祝贺,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团队在ITER项目中表现出的专业技术水平。他强调ITER组织将继续提供... 2025-09-17 技术装备

塞瓦斯托波尔国立大学获钨化合物添加剂 研发防辐射材料

塞瓦斯托波尔国立大学(SevSU)的科学家已获取钨化合物添加剂,可用于制造防伽马射线和X射线辐射的材料。北方国立大学先进技术与材料科学教育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加夫里什在机械工程高科技技术:现代趋势、发展前景和培养工程人才的经验——2025会议期间向塔斯社透露,此类材料的实际应用领域广泛,涵盖用于保护人们免受辐射的放射防护结构,如X射线室、核电站场所和空间站等。他称,传统上该领域常用的铅存在多个显著缺点,包括有毒、寿命短、机... 2025-09-14 俄罗斯辐射防护材料

HEPS首台X射线双盘热负载斩波器完成出厂验收

8月18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首台X射线双盘热负载斩波器成功完成出厂验收。斩波器工作转速0~35Hz,占空比可调范围0~45%,远端动态极限真空度优于2×10⁻⁶Pa,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斩波器可对X射线束流进行精确时间调控,束流峰值功率不变,平均功率可调,以间歇照射方式有效降低下游光学元件和样品的热负载。该设备达到国际最高的束流热负载能力(8.5kW),将用于HEPS硬X射线成像线站。在HEPS团队协助下,东莞研究部王平、蔡伟亮等研究... 2025-09-09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实时三维监测核反应堆材料失效技术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可实时、三维地监测核反应堆环境内的腐蚀、开裂等材料失效过程,助力设计更安全的核反应堆,提升发电和海军舰艇推进等应用的性能。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强大X射线模拟中子与核反应堆内物质相互作用行为。他们发现,在材料和基底间添加二氧化硅缓冲层,并延长材料在X射线束下的停留时间,可提高样品稳定性,实现实时监测材料失效过程。通过重建三维图像数据,能设计出更具弹性的材料,更好承受核反应堆内部辐射压力。... 2025-08-30 核潜艇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获得250万美元NIH资助,用于下一代PET/CT成像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放射科获得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一项为期四年、总额25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开发一种新型混合成像方法,以提高疾病检测和监测水平。目前,PET/CT系统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突出显示细胞活动频繁区域)与单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提供解剖细节)。不过,传统CT仅能在一个能量级别上捕获X射线,这限制了其区分不同类型组织的能力。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此次开发的方法名为PET双能CT,它利用PET扫描数据本身生成... 2025-08-12 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