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新闻
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梅增霞研究员团队制备出一种新型薄膜型 X 射线探测器,利用界面电离氧空位缺陷及其缓慢的中和速率,显著增强了薄膜中 X 射线诱导的突触后电流。图 | 梅增霞研究员和部分团队成员(来源:梁会力)他们利用缺陷辅助的界面增益效应,在厚度仅为 360nm 的非晶氧化镓薄膜中成功实现了对不同强度 X 射线光信号的检测。这一新型探测方式将会大大减轻传统探测手段对 X 射线检测材料的诸多严格要求。此外,它的实时 X 射线成像功能...
2024-12-09
X射线装置
12月3日,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PAPS运行总体部、各系统负责人、科研骨干及运维团队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各系统本年度的研究成果和运行情况,讨论了2025年度测试任务和计划,各系统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和经验借鉴。加速器分平台方面,我国首台高品质因数1.3 GHz 9-cell超导加速模组从PAPS成功运抵大连先进光源装置现场,验证了高性能超导腔模组长途运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国内...
2024-12-07
大科学装置 X射线装置
当前锕系元素氧化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常规氧化态上,对于低价态锕系化合物的键合鲜有研究,限制了对5f电子轨道作用机制的理解。作者利用高能分辨率荧光检测(HERFD)模式下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技术,对U M4边进行了测量,以研究U(III)和U(IV)卤化物的电子结构特性。作者观察到这两类化合物的光谱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通过3d-4f共振非弹性X射线散射(RIXS)过程的电子结构计算得到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体从I转变为F,电子-电子相互...
2024-12-03
国际视窗
中国核学会在惠州组织召开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束流信号处理器”科技成果鉴定会
2024-11-28
自由电子激光
科学家通过创建具有兆赫重复率的高功率阿秒硬X射线脉冲,在X射线科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而可以进行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和原子级无损测量
2024-11-28
X射线
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团队在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生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功率、阿秒级硬X射线脉冲,且重复频率达到了兆赫兹级别,为超快电子动力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2024-11-27
X射线装置
亚洲首台第四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即将在北京启动首批光束实验。该光源可以产生高强度 X 射线,揭示蛋白质和材料的原子级结构
2024-11-25
X射线装置
此前,多学科研究中心李玉锋研究员等人利用上述飞扫技术,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SRXRF)的空间金属组学(spatial metallomics)方法,为解析恩施碎米荠的富硒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杂志(2023, 71, 2568)。最近,他们与相关团队合作,利用SRXRF及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了非靶金属组学(Non-targeted metallomics,NTM)方法,成功用于疾病及新污染物毒性筛查
2024-11-19
核医学 放射医学
X射线探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技术的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而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高能量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灵敏的电离检测以及出色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面向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郭国聪与郑发鲲团队在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锰基有机金属卤素...
2024-11-13
核技术 核医学 辐射监测
10月30日,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开启注入器束流调试并实现束流贯通。束流加速能量达到工程设计要求的100兆电子伏特(MeV)。SHINE作为最新一代基于连续波超导加速器的高重频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建设1台电子能量8吉电子伏特的超导直线加速器和若干波荡器线、光束线及实验站。注入器是SHINE直线加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一台光阴极常温连续波甚高频(VHF)电子枪、一个常温L波段聚束器、工作在2K液氦温区的一台单腔超导加速模...
2024-11-06
核技术 自由电子激光 X射线装置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与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在铂颗粒上进行镍掺杂和构建原子尺度缺陷用于提高其燃料电池阴极性能,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对改性的铂颗粒的短程和中长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原子尺度缺陷带来的独特应变结构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抗一氧化碳中毒和甲醇耐受性能。相关工作以配体效应与缺陷协同提升Pt基材料氧还原活性和抗毒化性能 (Harness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play betw...
2024-11-04
核技术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 B. Burdge及其研究团队取得一项新进展。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黑洞低质量X射线双星V404天鹅座是宽三重星系的一部分。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10月23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该研究团队报道了典型黑洞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V404天鹅座其实是一个宽层次三重星系统的一部分,其中第三个天体距离内部双星系统至少有3500个天文单位(AU)。根据轨道配置,黑洞可能获得了小于5公里每秒的踢力,从而避免了第三...
2024-10-29
X射线 宇宙射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原子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室科研人员在离子-原子电荷交换碰撞的自旋统计破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于10月22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电子的电荷与自旋自由度之间的耦合在理解原子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等离子体物理学、高能X射线激光器开发、热核聚变和天体物理等研究领域实验结果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对以上系统及其...
2024-10-29
核技术 重离子加速器
为了研究熵设计过程中钛酸锶晶体学位置的选择和元素平均尺寸的调控对热电性能的优化作用,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师彩娟博士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1线站,开展了高能X射线全散射(PDF)实验,探究了从中熵到高熵的n型氧化物钛酸锶基材料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关系,成功实现了电热输运解耦和高的热电性能。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结构动力学线站团队的师彩娟博士完成了晶体学信息的探测,结合逆蒙...
2024-10-19
核技术 北京同步辐射
10月8日,PHYSICS ORG报道了一则令人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Nuclear Fusion》杂志上。他们利用深度神经网络(D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对X射线晶体光谱(XCS)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对离子温度和旋转速度的快速预测。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速度,还为核聚变研究提供了可适应、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图释:使用频谱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的工作流程...
2024-10-10
核技术 重离子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