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领域
辐射育种是利用电离辐射,使观赏植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从中选择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2018-02-22
9月25日,由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搭载的杂交油菜太空育种“16XM864”种源现场播种会在湖南省临澧县举行,该杂交油菜太空育种科研项目由湖南省临澧县农民科学家沈昌健研发,并由湖南省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湖南省临澧县油菜研究协会、北京笑傲天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首期播种面积50亩,标志神十一太空育种杂交油菜基地正式落户湖南临澧。
2018-02-15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新型油料作物油莎豆“中油莎1号”,日前通过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组织的品种认定。这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高油高产油莎豆品种。
2018-02-06
1月19日,由省院士办组织的电磁辐射种子处理技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中科院、哈工大及省农科院等单位的11位专家,围绕电磁辐射种子处理技术进行交流研讨,省院士办主任朱琳主持会议。
2018-02-02
6月6日,由河北粟神种业举办的2017年小麦新品种 “辐照麦6002”观摩会在邯郸永年县召开,来自我省的种子经销商、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8-01-01
11月10-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应邀率团出访奥地利、荷兰和西班牙,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西班牙国家农业与食品技术研究院和巴塞罗那大学进行了访问。
2017-12-17
害虫辐射不育技术是利用钴-60、铯-137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或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对害虫的虫蛹或成虫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使其染色体断裂导致配核分裂反常,产生不育并有交配竞争能力的昆虫。
2017-12-07
近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周利斌团队依托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浅层治疗及生物辐照终端提供的碳离子束,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模式植物拟南芥基因组的诱变规律进行研究,构建了突变种子资源库,首次从全基因组层面揭示了碳离子束辐射对拟南芥的诱变分子频谱及突变率。该成果发表于《植物科学前沿》。
2017-11-30
重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是植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辐射诱变效应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是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共性课题。目前,对重离子辐射诱变效应的研究集中在表型、染色体畸变、遗传物质多态性及特定基因序列分析等方面,而分子水平的突变特征研究仍相对薄弱,欠缺全基因组水平大视角、多方位及大样本量数据支持。
2017-11-28
随着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卫星的顺利返航,一大批空间搭载物(植物种子和微生物菌株等)圆满完成12天的太空之旅,经过神奇的“空间诱变”之后,它们将会发生怎样的奇迹?随着这些新的科研成果的诞生,又将会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主的相关搭载方代表。
2017-10-27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