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闻

江西核电投资“庐山牌”电缆辐照项目顺利建成投运

该电缆辐照项目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一期设计规划2 5MeV级电子加速器装置1台套,电缆辐照收放架2套,一期开工建设一座设备屏蔽厂房和附属厂房,专业从事电缆辐照加工服务及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2021-01-06

机械手臂与激光熔覆技术的双双结合

激光熔覆技术是指用不同的添料方式在被熔覆物体基体表面上放置选择好的涂层材料,再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上的一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达到显著改善基层表面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及部分电气特性的工艺方法。 2021-01-06

揭示微吸收:为什么XRD中的荧光抑制作用有害无益

当样品在X射线衍射(XRD)实验过程中发荧光时,定量结果中产生的误差可能使实验毫无意义。在用铜X射线管对含铁的样品进行测量时,荧光尤其常见。 2021-01-06

扫描技术:印度制造的X射线行李扫描仪

下次您每次在机场时,都有可能用印度自主研发的技术扫描行李。印度X射线行李扫描仪部门之前是中国供应商所主导的部门,但政府最近的举动为印度供应商敞开了大门。 2021-01-06

研究人员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极子的形成

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X射线激光观察并直接测量极子的形成。极子是材料中原子晶格的扭曲,在几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围绕着一个移动的电子形成,然后迅速消失。 2021-01-06

对于早期肿瘤患者 质子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0%以上

据ASCO报告,放射治疗对癌症治愈率的贡献比例与手术持平,在发达国家的普及度达到60%-70%。放疗对美国肿瘤5年生存率的贡献率为40%。但在中国,进入21世纪,放疗才得以快速发展,普及度只有30%左右。 2021-01-06

到底哪些患者适于接受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精确、且适用于多种肿瘤的一种有效放疗手段。它最不可辩驳的优势就在于能以最大的放射剂量杀死肿瘤组织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周边正常组织的损伤。 2021-01-06

意大利批准核废料境内处理计划 将建设67座掩埋场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为解决意大利核电站核废料处理问题,当地时间1月5日,意大利政府批准了意核能设备管理公司(SOGIN)核废料境内处理计划,未来将在意大利七个大区建设67座核废料储存掩埋场。 2021-01-06

2016年-2020年国内直线加速器市场概况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利用高能放射线杀死癌细胞或者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以达到治疗目的。放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国内外统计数字表明,约有50%—70%的癌症患者需要不同程度地接受放射治疗。 2021-01-06

华东监督站完成上海光源许可证重新申领项目现场检查

2020年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组织检查组对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上海光源新增6条线站和2条变更线站辐射安全许可证重新申领进行现场检查,并组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对软X射线、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软、硬线装置)开展调研。 2021-01-06

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12月31日上午,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揭牌仪式在浙江环保大厦隆重举行。 2021-01-06

欧洲XFEL可以提供大分子的高分辨率3D图像

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质与结构动力学研究所的Kartik Ayyer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已获得了金纳米颗粒的最清晰的3D图像,这些结果为获得高分辨率的金纳米粒子图像奠定了基础。 2021-01-06

欧盟与约旦完成项目合作以提高辐射安全性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该项目由欧盟核安全合作工具(INSC)出资180万欧元,对约旦的三个机构,即能源和矿产监管委员会(EMRC),约旦原子能委员会(JAEC)和环境内政部(MOENV)提供了支持。根据欧洲联盟驻约旦代表团网站上的声明。 2021-01-06

另一种值得期待的癌症疗法:放射核种药物

癌症标靶药物与免疫疗法都是癌症治疗主力军,已成功延长许多癌症病患的生命。然而科学家并不以此自满,还在持续开发不同类型的抗癌新药,“放射核种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正是另一种值得期待的新颖药物。 2021-01-06

“在线低能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验收

2020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组织召开了“在线低能电子束辐照灭菌装置”项目验收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上海长沪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专家参会。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