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闻

独家探访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及其中子科学平台

研究堆不同于核电反应堆,它主要用于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依托CMRR建设的中子科学平台,是我国现有建成时间最早、运行最稳定、应用成效最显著的大型科学研究设施。 2020-12-10

探索世界上最被需要的医疗电源

当前,全球正面临着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社会老龄化、医护人员短缺等全球性医疗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尖端的医疗器械与设备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电源则为这些医疗器械与设备提供了稳定的电能。 2020-12-10

赞比亚政府通过多功能辐照中心保障健康和粮食安全

赞比亚政府通过使用多功能辐射中心(MIC)及其专有技术来采取措施,以实现国家流行病学和粮食安全,该技术已在全球40多个国家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2020-12-10

FDA批准Zebra Medical Vision的X射线AI建模用于整形外科手术计划

人工智能开发商Zebra Medical Vision的计划已获得FDA的第七次批准,这是最新的X射线图像,可用于替代骨科手术计划某些方面的CT扫描。 2020-12-10

智慧能源旗下安缆如何成为行业领先?

核电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传统能源供应紧张,发展核电等能源结构调整成为我国重大战略之一。国内核电站建设就此兴起,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也成为面向海外的“新名片”。 2020-12-10

国内首台X射线血液仪 开创血液辐照新时代

由丽珠试剂自主研创的国内首台X射线血液仪,开创血液辐照新时代。一举终结γ射线辐照设备的种种技术与环保弊端,创新无核素辐照技术,放射状态可控,更安全。 2020-12-10

乳腺癌放射治疗期间经常遗漏的副作用

密歇根大学放射肿瘤学系副主任Reshma Jagsi博士说:“认识到副作用对于医生提供支持治疗以帮助患者控制其症状是必要的。” 2020-12-10

西伯利亚放射性药物铊-199制备技术实现突破

到目前为止,基于铊201同位素的药物已用于心脏诊断。但是,TPU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生产替代同位素铊-199的技术,该技术比其类似物具有重大优势。 2020-12-10

FDA警告不要在MR检查时戴口罩 可能引起面部灼伤

由于MR口罩中的金属含量,患者在MR检查期间引起面部灼伤。现在,FDA警告患者在进行MR扫描时应抛弃这些类型的口罩。 2020-12-10

中广核技两家子公司入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广核技下属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达胜公司”)及中广核技受托管理的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贝谷公司”)榜上有名,该称号是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 2020-12-10

我国首艘INF3级乏燃料运输专用船完成研制交付

12月9日,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首艘INF3级乏燃料运输专用船完成研制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乏燃料海运能力,成为为数不多的具备该项技术和能力的国家之一。 2020-12-10

回旋加速器变身 为头颈癌黑色素瘤患者带来福音

每次变身都有惊艳表现,这次同样如此。变身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装备的它,对恶性脑肿瘤特别是头颈癌、黑色素瘤有奇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团队经过五年刻苦钻研已经完成主体设备研制,不久后将实现设备临床应用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2020-12-10

切尔诺贝利熔毁30多年后 带来的生态影响有多大?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熔毁30多年后,事发地方圆近30千米范围内几乎没有人类活动,这里也成为了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但就这片所谓的禁区(Exclusion Zone)而言,不同科学家对其中残留辐射对动物种群造成的持续影响依然持有不同的观点。 2020-12-10

我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怀柔一号)空间科学卫星

GECAM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部署,2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的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推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 2020-12-10

云南晓康科技突破国内外X射线平板探测器技术垄断

乡镇卫生院也可以配X光机,且物美价廉,让人意外的是,这台机器来源于云南晓康科技公司,产地就在宾川。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