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新闻

FDA确认已收到ORNL的抗癌Ac-225同位素的药物申请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最近承认收到了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Ac-225硝酸盐的药物主文件,该文件使制药公司可以参考该文件来支持自己的基于Ac-225的药物的申请,而不会泄露专有信息。 2021-03-29

我国学者利用X射线谱学实现二维石墨烯的室温铁磁性

3月28日电(记者 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闫文盛教授研究组与孙治湖副研究员合作,通过磁性金属原子精确可控掺杂的策略,实现了二维石墨烯的室温铁磁性。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1-03-29

有关化学元素如何对辐射作出反应的新数据

原子能机构已经开发出关于主要辐射如何影响所有83种天然化学元素的新颖理论计算模型,并已在线提供了这些信息。这些计算可以帮助专家制造更坚固,更具抵抗力的材料,以用于可能受到辐射照射的材料领域,包括核工业,医学,生物学,聚变和太空技术。 2021-03-29

卫星照片发现端倪 以色列的“核”秘密

2021年3月,国际裂变材料委员会(IPFM)密集发布以色列核基地的照片,显示其极可能“逆行扩充”核武库。 2021-03-29

应急管理局:常州市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核与辐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稍有松懈极易产生“一失万无”的颠覆性后果,全市坚持以“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精神,全力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021-03-27

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碳中和目标下核能发展主旨论坛

本次论坛将重点围绕加快核能综合利用、推动核能高质量发展、大湾区率先实现“碳中和”等主题进行专家研讨,于2021年3月30日在深圳召开(北京设立分会场)。 2021-03-27

东京电力公司因安全问题被禁止重启核电站

本核管理委员会(NRA)24日召开会议,决定向东京电力公司发布纠正措施命令,禁止运输存放在柏崎刈羽核电站的核燃料或将其装载到反应堆中,原因是该核电站被发现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2021-03-26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将于6月试运行 有望一次性解决世界能源需求

今年夏天,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将进行首次试运行,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的核聚变反应堆迈进一步。 2021-03-26

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都是癌症的治疗方法。他们使用不同的方式来缩小肿瘤,杀死癌细胞并防止癌症扩散。 2021-03-26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研制先进激光镀膜设备

超导薄膜技术是超导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日前,由赵忠贤院士倡导建立并担任顾问的研究团队,面对国外禁运,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三光束脉冲激光共沉积镀膜系统”,并制备出大尺寸双面钇钡铜氧(YBCO)超导单晶薄膜,为我国制备高品质、应用型超导薄膜产品技术带来新突破。 2021-03-26

科学家描述电子对撞机(EIC)的探测器目标

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美国制造的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称为电子离子对撞机(EIC),以及一种先进的探测器,可以捕获电子和离子碰撞时的作用。 2021-03-26

国际原子能机构新出版物突显了核电厂地震安全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抵御地震及其后果的重要性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至关重要,地震再评估已被确定为降低这些电厂面临的风险的重要步骤。 2021-03-26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完成三星堆遗址碳样品年代测定

最近三星堆考古的重大发现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加速器质谱计(AMS)为三星堆考古年代区间的建立提供了高精度14C年代数据,这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之后重离子物理研究所AMS对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贡献。 2021-03-26

来自俄罗斯的超精密显微温度计将提高癌症治疗的功效

用于医学的超灵敏分子温度计是由俄罗斯-芬兰科学家团队创建的国立科学技术大学MISiS(NUST MISIS)的专家也进行了参加。这种独特的技术发展将提高各种肿瘤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2021-03-26

4D-CT成像将加速新型轮胎材料的开发 更智能更高效

住友橡胶工业有限公司(SRI)与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合作,将四维计算机断层扫描(4D-CT)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从而可以实时观察轮胎中的橡胶故障。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