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新闻
加速器中心于程辉、实验物理中心董明义、多学科中心李晓东、东莞研究部加速器技术部张玉亮、中子科学部梁天骄分别围绕“BEPCII 2022-2023年度运行总结”、“BESIII运行情况与主要成果”、“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运行报告”、“CSNS加速器2022-2023年度运行总结”和 “CSNS靶站、谱仪开放运行”等主题进行交流报告。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和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代表先后详细介绍了装置年度运行情况以及调束和改进方面经验。
2023-09-08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种非常罕见的放射性衰变模式,叫做β3αp衰变。这种衰变模式是指一个原子核通过β衰变转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然后这个原子核又通过发射三个α粒子(即氦核)和一个质子来释放能量。这种衰变模式只有在一些非常缺乏中子的原子核中才可能发生,因为它们有很高的β衰变Q值(即β衰变释放的能量),以及很低的α粒子和质子分离能(即从原子核中移除一个α粒子或质子所需的能量)。
2023-09-07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新的衰变模式。在这种衰变中,氧的一种较轻的形式,即氧-13(有8个质子和5个中子),通过分裂出3个氦核(一个没有周围电子的原子)、1个质子而衰变。
2023-09-06
外照射指的是辐射源位于人体外,产生的辐射对人形成照射。外照射情况下,穿透能力强的粒子如高能电子、X射线、γ射线、中子形成的危害较大。
2023-09-02
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从零开始,随着祖国的强盛、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渐发展起来。高能所建设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开启了我国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序幕,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高能所两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2023-08-29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HIRFL-RIBLL1)开展的一项非弹激发和集团衰变实验,成功观测到了丰中子核碳-14(14C)中存在的线性链状分子结构(3个α集团成线性排列)。
2023-08-26
2023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多物理谱仪应用研讨会于8月19-21日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召开,60余名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用户参会。本次会议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和东莞理工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协办。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吴志坚致开幕词,他表示中子散射技术是认识盐湖材料结构的重要手段,希望进一步加强各方在相关领域的合作。
2023-08-25
最常用的诊断放射性同位素是锝-99m(99mTc),它具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的理想特性。然而,99mTc (T1/2=6h)的生产依赖于其母体放射性核素钼-99 (99Mo, T1/2=66h),主要的生产路径为研究反应堆和加速器。基于加速器的方法倾向于使用氘-氚(D-T)中子源,但由于氚的高成本和其具有挑战性的操作而受到阻碍。
2023-08-25
“这种类型的设施使我们能够生产可用于改善水资源管理的放射性同位素,”他补充道。“另一个例子是中子活化分析在采矿中的应用,这将帮助我们识别具有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意义的矿物,从而确定具有开采潜力的区域。”
2023-08-22
青年报告环节,10名科研人员走上讲台,分享内容涵盖放射性药物、中子散射、显微分析技术、 Z材料的吸收谱材料、锕系分离及其废物存贮形式、堆外系统的热设计及验证、辐射老化预测模型、电触发开关工作特性、反应堆、236U和232Th裂变截面测量等研究,青年们从研究背景及目标、创新性的思路以及亮点工作、研究进展、个人取得的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介绍,与会人员就报告中的某些技术重点与难点、创新解决途径等进行深入交流。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