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变新闻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种非常罕见的放射性衰变模式,叫做β3αp衰变。这种衰变模式是指一个原子核通过β衰变转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然后这个原子核又通过发射三个α粒子(即氦核)和一个质子来释放能量。这种衰变模式只有在一些非常缺乏中子的原子核中才可能发生,因为它们有很高的β衰变Q值(即β衰变释放的能量),以及很低的α粒子和质子分离能(即从原子核中移除一个α粒子或质子所需的能量)。
2023-09-07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新的衰变模式。在这种衰变中,氧的一种较轻的形式,即氧-13(有8个质子和5个中子),通过分裂出3个氦核(一个没有周围电子的原子)、1个质子而衰变。
2023-09-06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HIRFL-RIBLL1)开展的一项非弹激发和集团衰变实验,成功观测到了丰中子核碳-14(14C)中存在的线性链状分子结构(3个α集团成线性排列)。
2023-08-26
铀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其原子序数为92,对应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符号U。它属于一组称为“锕系元素”的特殊元素,这些元素在历史上发现得相对较晚。与所有其他锕系元素一样,铀具有“放射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变,并在此过程中释放能量。铀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核反应堆燃料的主要来源——鸡蛋大小的铀燃料可提供相当于88吨煤的电力。
2023-08-17
Sc-44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的医用同位素。PET允许医生测量体内细胞的活动,以帮助识别癌症、心脏病和其他疾病。Sc-44可以通过Ti-44的放射性衰变产生。
2023-08-10
高能所副所长曹俊研究员等授课教师在随后的课程中讲解了包括中微子振荡唯象学、中微子探测技术、反应堆和加速器中微子实验、大气和太阳中微子实验、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标准模型、量子场论与有效场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等基础知识,以及轻子生成机制、轻子味对称性、中微子天文学和宇宙学、中微子与原子核相干散射、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矩阵元、中微子与暗物质等前沿专题。
2023-07-05
铽-161被称为未来的治疗性放射性同位素之一。SCK·CEN核医学应用主任Koen Hasaers指出:“铽-161的靶向癌症疗法有望获得更高的治疗效果,因为它的特殊性质。”铽-161的特性是,当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它每个 β 粒子会立即发射出平均两个低能俄歇电子。
2023-06-20
2023年6月6日,高能所长基线中微子实验(LBNF)上游衰变通道窗口项目组在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召开了LBNF上游衰变通道窗口样机研制验收会。
2023-06-12
创新的加速器技术是决定高能量高强度对撞机物理探索极限的基石,同时也是许多基于加速器的科学和工业领域的强大驱动力。目前受到关注的技术包括强场磁体、高温超导体、等离子体尾场加速和其他高梯度加速结构、高亮度缪子束流、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等。其中,缪子对撞机提供了超越电子对撞机达到TeV能标对撞能量的独特良机,并且可能在一个比强子对撞机更紧凑的圆形隧道中实现。其目前最大挑战仍为如何获得高流强冷却缪子束流和压低缪子衰变带来的束流本底,但新思路已在研究探索中。
2023-04-11
一种约束中微子质量的方法是研究双β衰变(2νββ)的核,其中两个中子转变成两个质子,发射两个电子和两个反中微子。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