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衰变新闻

ATLAS 探测希格斯粒子与最重夸克的相互作用

ZH → μμ cc 过程的候选事件,其中 Z 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两个μ子(红色轨迹)和两个带魅力标记的喷流(蓝色锥体)。(图片:ATLAS 合作)ATLAS 希格斯物理计划的核心目标是越来越精确地测量希格斯玻色子与基本费米子和玻色子相互作用的强度。根据电弱对称性破缺理论,这些相互作用是产生粒子质量的原因。相互作用强度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希格斯玻色子的产生过程和衰变成相关粒子的过程来确定。在最近举行的 2024 年国际高能... 2024-09-10

极端丰质子核¹⁸Mg的结构及其衰变机制的技术理论研究

作为核物理中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原子核的极限状态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探究目标。 18 Mg 作为极端的丰质子核,其存在的时间尺度已经接近人类认知的极限。在不到百亿分之一纳秒的时间内, 18 Mg 将先后发射两对质子。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奇特的衰变机制,以及其背后的量子关联。我们发展了能够处理开放量子体系的Gamow耦合道模型。通过对 18 Mg 原子核密度分布,衰变演化,出射两质子的关联等信息的探究,揭示了 18 Mg 的核结构和价质子对的衰变模式,... 2024-08-30

超强激光驱动核反应:一种高效激发同核异能态的新途径

同核异能态是指具有相同质子、中子数的原子核所处的亚稳定态,相应的这些元素互称为同核异能素。在爆炸性的天体环境中,如新星、超新星和中子星合并,会产生一部分亚稳态的同核异能素。这些亚稳态的核素参与了天体环境中的元素核合成,因此在宇宙的演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1 产生同核异能素的天体环境图2 天体核合成过程以铕(152Eu)元素为例,它的一个同核异能态152m1Eu有73%的概率通过β-衰变生成天体p-核素钆(152Gd)。在天体p-核... 2024-08-30

利用等时性质谱仪测量72Ge32+的双光子衰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一支由多个研究团队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利用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测量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储存环核物理室作为主要贡献团队参与合作完成。科研人员介绍,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可以通过γ衰变、内转换电子衰变、正电子-电子对衰变以及双光子衰变4种方法衰变到基态。在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中,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同时发射两个伽马光子,该衰变过... 2024-08-28

伙伴关系旨在发展 核电池技术应用

克洛诺斯先进技术公司和亚生集团宣布了一项战略合作,以开发并申请一个由镍-63衰变提供动力的小型核电池的专利。该伙伴关系旨在满足各部门的关键能源储存需求,包括遥感、空间探索、医疗设备和军事应用。美国公司开发的无限功率核电池(图像:无限功率)核电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同位素衰变所释放的能量,并通过半导体转换器将其转化为电能。他们的合作伙伴说,他们的小型核电池的设计将提供一个可靠的电源,... 2024-08-08

LHCb 研究物理学中最令人费解的粒子之一的性质

  χ c1 (3872) 是一种有趣的粒子。20 多年前,日本 KEK 的BELLE 合作组在 B+ 介子衰变中首次发现了它。此后,LHCb 合作组于 2010 年报告了它,并测量了它的一些特性。但问题在于——物理学家们仍然不知道它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  在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中,有重子(由三个夸克组成)、介子(由一对夸克-反夸克组成)和奇异粒子(由非常规数量的夸克组成)。要找出 χ c1 (3872) 的成分,物理学家必须测量其性质,例如其质量或量子数。理... 2024-07-17

KAERI 与 LG Innotek 将在核电池领域展开合作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 (KAERI) 和韩国电子元件制造公司 LG Innotek 已同意合作开发用于航天和国防领域的核电池的热电技术。KAERI Hanaro 量子科学研究所所长 Young-Wook Jeong(左)和 LG Innotek 元素与材料研究所高级常务董事 Jun-Wook Han(图片:KAERI))核电池(也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同位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并通过半导体转换器将其转化为电能。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于 2022 年成功研发出核电池,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 2024-07-09

LHCb研究了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罕见的超子衰变

近日,LHCb合作组报告了超子Σ+→pμ+μ-罕见衰变的观测结果。超子是一种包含三个夸克的粒子,类似于质子和中子,其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奇异夸克。已知粒子的罕见衰变是寻找超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SM)物理学的有力工具。在标准模型中,Σ+→pμ+μ-过程仅能通过环状图实现:不是直接发生衰变,而是需要在环中交换中间态,如下面的图(a)和(b)所示。在量子场论中,此类过程发生的概率是所 2024-06-29

欧洲火星任务拟用镅作为热源

据《自然》网站21日报道,欧洲空间局近日宣布,即将进行的火星太空生物火星任务将使用一种开创性的核能源——镅。其反应装置拟利用镅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热量来保持航天器温度。这也是航天器首次将镅用于加热装置。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的装置,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加热器单元(RHU)。将RHU安装在航天器上,可以为航天器的各种部件和仪器提供可靠且持久的热源,使它们在寒冷的太空中保持温暖。这对于在外层空间或其他天体等极端寒冷环境下运行... 2024-05-23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重建重粒子衰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川英希研究员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Daniel Whiteson教授、Pierre Baldi教授团队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徐士杰教授团队合作,成功开发了新型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显著提升了在对撞机上测量顶夸克质量的精度,寻找希格斯和新粒子的灵敏度。相关论文Reconstruction of unstable heavy particles using deep symmetry-preserving attention networks已于2024年4月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