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新闻
路易体病包括帕金森病(PD)、帕金森病痴呆(PDD)和路易小体痴呆(DLB)。关于DLB和PDD是否代表相同的疾病目前仍然存在争议。该研究对67例DLB患者、50例PDD患者、30例认知正常的帕金森病(PD-NC)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脑葡萄糖代谢PET影像(18F-FDG)进行空间协方差分析,并构建疾病特异性脑代谢模式,即路易小体痴呆相关模式(DLB-related pattern, DLBRP)和帕金森病痴呆相关模式(PDD-related pattern, PDDRP)。
2022-08-07
全身骨扫描中的超级影像是骨骼的放射性摄取较软组织显著增加,且通常见泌尿生殖系统放射性活度减低。超级骨影像特征可见于多种疾病,包括转移性疾病、代谢性骨病和骨髓增生性疾病[3]。转移性超级骨影像最常见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典型表现为中轴骨和长骨近端(红骨髓分布处)弥漫性、异质性放射性摄取增高。既往有少量FDG 、DOTANOC和 PSMA PET/CT 显示为超级骨影像特征的病例报道。
2022-07-31
本次读片会的3个病例均为肺内病变的18F-FDG PET/CT影像病例,分别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廖栩鹤医师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宋娟娟医师提供。
2022-07-28
18F-FDG PET/CT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舌管囊肿是否伴有鳞状细胞癌。据我们所知,没有人报道过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发现甲状舌管囊肿伴鳞状细胞癌。我们建议对于已确诊的甲状舌管囊肿伴鳞状细胞癌患者,可以使用18F-FDG PET/CT显像辅助评估其病变累及范围。
2022-06-26
本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左足局部慢性疼痛。常规影像学检查可见多发侵袭性的溶骨病灶,骨显像和18F-FDG PET显像均显示病灶呈高摄取,且局限于左下肢远端,最终经手术活检证实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并进行局部肢体热灌注化学治疗。
2022-06-19
其中由硕士研究生郑雅琦完成的的动物实验研究“18F-FDG和18F-AlF-NOTA-FAPI PET/CT用于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炎症和成纤维细胞激活”喜获心血管领域YIA(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奖(仅3篇基础研究入选,其中唯一的中国团队),并入选年度Highlights。
2022-06-17
CT检查显示L3至L5水平双侧椎小关节突旁高密度肿块,伴骨质破坏。MRI显示相应部位硬膜囊受压。PET/CT图像显示L3至L5双侧椎小关节突旁肿块异常摄取FDG,SUVmax为4.2,考虑诊断可能是痛风结节;然而,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为双水焦磷酸钙结晶沉积病,也称为假性痛风。
2022-06-12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一种代谢成像技术,它使用放射性示踪剂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来识别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2022-06-10
PET/CT图像显示双肺弥漫多发结节及实变影,部分融合,边缘欠光整,病灶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 值约20-35HU,部分病灶局部可见轻度放射性摄取,SUVmax为6.0。
2022-05-27
APTw是一种对交换敏感的分子MRI技术,被用于乳腺癌与肺癌的良恶性鉴别诊断;IVIM可以利用多b值数据和IVIM模型估计组织的灌注与扩散效应,并将其区分开来,这些参数对疾病评估尤其是肿瘤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18F-FDG PET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估SPL的方法,并能有效区分腺癌与鳞状细胞癌亚型。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