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STAR新闻

STAR合作组织发布新分析 揭示核物质临界点关键特征

STAR合作组织的一群物理学家近日发表了一项高精度分析结果,该结果基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粒子碰撞的数据,涵盖了金离子在一系列能量范围内碰撞产生的质子数量。这项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研究,揭示了核物质相图上所谓临界点的关键特征,该点是夸克和胶子物质相转变的独特点。RHIC作为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核物理研究设施,一直是发现临界点研究的核心。临界点对于全面理解和描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至关重要,这种独特的... 2025-09-30

北卡罗来纳州合作实验室助力核能研究与人才培养

北卡罗来纳州合作实验室在推动先进核能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实验室总部设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2016年由北卡罗来纳州议会成立,旨在与学术和政府机构合作,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州和地方经济发展。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PULSTAR 1兆瓦教育和研究反应堆展示了核心运行期间发出的切伦科夫辐射蓝光。(图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自2016年获授权以来,合作实验室已从州立法机构获得约2.25亿美元拨款,用于北卡罗来纳... 2025-08-15

韩国再签ITER协议 强化核聚变燃料技术地位

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宣布,当地时间7月17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与韩国事业本部在法国卡达拉什签署中性粒子束储存床(NBSB)事业协议。此次协议是继今年3月双方签署采购氚储存和输送系统(SDS)协议后,在ITER燃料循环领域的又一次合作,也是ITER国际组织认可韩国技术实力与实施成果后委托的项目。韩国能签署追加协议,重要背景是KSTAR利用中性粒子束加热装置,稳定维持1亿度等离子体离子温度,展现了技术可靠性。中性束储氢容器(NBSB)... 2025-07-19

韩国聚变研究所与法国将联合开发未来聚变反应堆运行核心技术

6月11日,韩国聚变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聚变研究院)宣布,该院与法国原子能替代能源机构(CEA)下属的磁聚变研究所(IRFM)在大田DCC举行了基于钨环境的核聚变等离子体运行技术联合研究合作签字仪式。此次协议旨在以两机构于2023年8月签署的框架协议为基础,推动对钨环境下长期等离子体运行和控制技术开展更深入的联合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两家机构共同运营的KSTAR(韩国)和WEST(法国)装置,均为搭载钨材料内壁环境的实验装置,将应用于未来的核聚变... 2025-06-13

东京大学携手八家企业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助力日本聚变能源发展

东京大学将与Starlight Engine株式会社、京都Fusioneering株式会社、电力开发株式会社、日挥日本株式会社、藤仓株式会社、古河电工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等8家公司将于2025年5月1日共同启动聚变系统设计工程计划。该计划属于企业赞助的一系列研究项目。当前,全球围绕聚变能发电的验证竞争愈发激烈,各方均期望尽早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日本内阁府通过聚变能创新战略,正全力加快聚变能的研发进程,目标是在2030年代完成聚变发电的验证... 2025-05-05

大型强子对撞机反物质研究再获突破,反超氦-4证据现身

近日,反物质研究领域传来新进展,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相关实验取得重要成果,在高能粒子碰撞中发现了已知最重原子反核的证据,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对反物质的认识。2024年,纽约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STAR合作组的研究人员曾报告,他们短暂地创造了迄今为止最重的反物质核——反超氢-4,一度在此类研究记录上领先。然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凭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的实验,将纪录再次刷新,成功制造出更重的反物质核——反超氦... 2025-04-27

NorthStar Medical Radioisotopes 公司与 YAP Therapeutics 公司就开发和生产放射性药物产品达成合作协议

NorthStar Medical Radioisotopes, LLC与YAP Therapeutics, Inc.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和生产针对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放射性药物 2025-01-15

JINR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强子研究与硅化木晶体结构分析技术新突破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INR)的员工以及国际学生项目INTEREST和START的参与者共同撰写的两篇重要出版物分别在《Minerals》和《Complex Systems中的非线性现象》杂志上成功发表 2025-01-10

“中国天眼”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中国天眼(FAST)和其他观测设备,对银河系内的一个磁星软伽马射线暴源进行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起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增刊系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磁星是高度磁化的特殊中子星。磁星射电辐射与快速射电暴的关系,是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方向。2020年4月,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和暂现射电天文辐射巡天2(STARE-2)望远镜在... 2024-12-13

科学家将原子粉碎成碎片,揭示隐藏的核形状

两枚铀核碰撞产生的带电粒子轨迹艺术图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 (RHIC) 的 STAR 探测器草图重叠。图中放大的入射铀核沿光束方向收缩,展示了接近光速传播的效果。通过分析许多此类碰撞产生的粒子流模式,科学家可以重建原始碰撞核的形状。图片来源:复旦大学张春建和石溪大学贾江勇科学家利用高能重离子碰撞作为有力的工具来揭示原子核结构的复杂细节,为各个物理学领域提供具有广泛影响的见解。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