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 核分析技术 > 正文

成都出土6000余座古墓 X射线探伤检测帮助考古

x射线
发布:2020-05-15 16:11:41     来源:科技日报

经过五年多的挖掘,四川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先后出土了六千余座古代墓葬,上万件不同材质的墓葬遗物。其中,在一座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时期中小型单室崖墓,研究人员发现了鎏金环首铜刀、造型滑稽说唱俑、仙山座、佛像摇钱树、彩绘持盾俑、彩绘陶楼等十分珍贵精美的古老文物。

然而,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有些原本就脆弱易碎的文物如今变得更加残破不全,这给后续文物处理保护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面对如此大量精美珍贵且历史悠久的墓葬遗物,成都考古文物研究院技术人员是如何在确保不损伤的情况下,进行现场提取作业的?接下来会如何展开清理研究工作?带着上述问题,科技日报记者15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6000余座古墓上万件文物

埋藏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

新川创新科技园位于四川成都高新南区,面积仅仅有10.34平方公里。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成都考古文物研究院考古研究人员发掘出土了六千余座古代墓葬,囊括了崖墓、岩坑墓、砖室墓等多种类型,而且这些墓葬横跨历史周期长,从战国到秦代,从两汉六朝,到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此外,该园区还出土了上万的陶、瓷、铜、铁、玻璃、石质等不同材质遗物,其中不乏“稀世珍宝”,比如以战国末期“郫”戈、西汉时期带外文字母的“龙纹铅饼”、新莽时期错金“一刀平五千”钱币、东汉时期画像石棺、晋代印度-太平洋珠等遗物最具历史价值。

“该园区墓葬遗存年代延续跨度长达两千多年,期间没有大的时代断层,堪称埋藏于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区珍稀的通史式的古代墓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左志强说。

进行现场整体套箱提取

已通过X射线探伤检测

考古工作队在对五根松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时,在该墓地Ⅲ号地点西北缘发现了一座编号为M94的重要崖墓。

在该墓葬中,先后出土了鎏金环首铜刀、造型滑稽说唱俑、仙山座、佛像摇钱树、彩绘持盾俑、彩绘陶楼等大量汉末三国时期的精美文物。“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雨茂说,这也是近年来三国时期文物的重大发现,“这一发现将开创四川地区三国文化研究的新局面。”

记者了解到,相关技术人员目前正在对M94崖墓出土的这些文物进行清理工作。那么,这些文物是如何进行提取、清理、勘测的呢?相关技术人员以“佛像摇钱树”文物为例进行了具体解释。

“这件‘佛像摇钱树’文物是在M94崖墓的耳室中发现的。铜摇钱树枝叶并不在摇钱树座上,两节枝干、钱叶堆放在一起,”左志强说,这可能是墓葬主人的有意放置。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考古清理工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在现场对摇钱树主干及堆叠枝叶进行整体套箱提取:首先,要将套箱进行翻转,从底面开始“小心翼翼”地进行清理,接着,再慢慢提取原本压在摇钱树构件下方的陶罐及石板,这样就会露出摇钱树的枝叶,从而逐步完成套箱提取工作。

提取出来后,研究人员如何进一步判断文物的损伤情况?记者了解到,在对附着在“摇钱树”枝叶上的泥土进行初步清理后,研究人员会进行下一步的X射线探伤检测——即通过X射线照片得到摇钱树各构件的叠压关系,初步判断摇钱树各构件的锈蚀程度等。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将“上场”

部分文物正在进行实验室清理

这批在历史长河中“沉睡多年”的古老文物,如何在无损情况下获取文物信息并进行相关保存,是考古学界研究人员面临的共同难题。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数字科技手段的引进给文物勘察分析工作带来了“福音”。如数字化石窟、石刻,大同云冈石窟、乐山大佛等项目,均采用新型技术进行数字考古作业,这为M94崖墓出土文物的分析勘察工作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后续实验室清理过程中,技术团队计划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摇钱树的堆叠情况进行三维信息采集。据了解,这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外业时间短、人为误差影响小、非实体接触等多种优点。

此外,研究人员还计划利用计算机建模技术获取M94崖墓出土文物的数字模型,从而保留原始的叠压关系资料。同时,通过使用手术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辅助清理工作并实时记录重要信息。

相关专家表示,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把文物的几何和纹理信息“复制”下来,再利用数字的形式存储或构建成三维模型的做法对于文物的保护、修复以及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除佛像摇钱树外,在五根松墓葬出土的侧室木棺、主室陶棺、陶楼等其他重要文物也正在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目前已进入实验室清理阶段,届时,重要文物的信息提取与科学保护将有更完美地呈现。

此外,在考古界,自古就有“汉墓十室九空”说法,而五根松M94汉朝崖墓不仅未被盗掘,且随葬器物丰富多样,数量多达86件(含可修复完整器物),钱币多达数百枚。其被相关专家鉴定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一座罕见且保存完整的汉末三国时期中小型单室崖墓。

推荐阅读

科学家使用核分析技术发现第一个已知的外星蛋白

一个新发现可能是我们寻找生命是否会在太阳系其他地方出现的线索。科学家认为,使用一种新的分析技术,他们发现了一种外星蛋白,该蛋白藏在陨石中,该陨石在30年前坠落到地球上。 2020-03-03

核分析技术助力微藻中磷的机制研究

磷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制造业。全球范围的磷储量短缺问题,促使再生磷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微藻是富营养化的主要产物,其中约10%的干重生物量由营养物质氮和磷组成,从微藻中回收磷,在控制环境污染和养分循环利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0-03-10

X射线探伤检测分析以及三维数字化扫描修复杭州古塔保俶塔

4月10日,碧波万顷,层峦叠翠,西子湖畔的杭州进入“春日时间”。矗立于杭州西湖北岸的保俶塔也于近日完成维护保养,即将“痊愈”亮相。 2020-04-12

X射线观测固态氢结构:极高压下的氢

人们对氢在极高压下的性质知之甚少。现在有实验揭示了氢在高压下分子排列的关键细节。 2020-04-23

北票喇嘛洞墓地甲胄保护修复实验室搭建完成 利用x射线对甲胄进行清理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院考古工作人员日前赴本溪博物馆开展“北票喇嘛洞墓地IM5出土甲胄保护修复项目”。连日来考古工作人员对保护修复实验室进行了改造、维修,目前已搭建完成。考古工作人员将按项目的工作计划逐步开展。 2020-04-23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