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全球最大CRAFT环向场(TF)线圈盒成功交付
    9月21日,由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承担的全球尺寸最大、重量最重、制造难度最大的CRAFT环向场(TF)线圈盒正式发运。该产品的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在超导磁体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CRAFT项目介绍CRAFT,即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基本思路是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和偏滤器研究系统,为磁约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提供粒子流、电、磁、热、力等极端实验条件。设施包括主体...
  • 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四号”
  • 中国核聚变发展蓝图:2050年实现商用发电,助力‘双碳’目标
      依据中新网7月18日消息(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根据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名誉理事长刘永在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的最新发言,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发展路线规划显示,预计在2050年前后建成聚变商用电站,实现聚变堆商用发电,使聚变能源惠及千家万户。  可控核聚变被誉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聚变堆是远期建设的主力堆型。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强调,核聚变能是颠覆性的核能技术,一旦成功,将...
  •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聚变能商用,时间表有提前可能性
    我国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位于国际第一方阵。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 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外,段旭如还表示,从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来看,估计2050年前后将实现聚变能商用,因此20—30年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预期。但也不排除随着高温超导、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的发展,这个时间表在一定程度上有提前的可能性。中国能源报: 在您看来,我国...
  • 核技术

    B-52核引擎计划:历史、技术与终结

    计划起源与背景在航空航天发展的长河中,B-52核引擎计划曾是一项备受瞩目的尝试,尽管如今已鲜为人知。二战结束后,核能的巨大威力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作为当时的科技前沿探索者,更是积极寻求将核能应用于各个领域,军事航空领域也不例外。1946年,广岛和长崎的核爆余波未平,美国国防部便急切地想要挖掘核能在非战争破坏用途方面的潜力,飞机核推进计划(ANP)应运而生。这一计划不仅旨在为地面基础设施提供核动力能源,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 2025-01-02 核技术

    加速聚变能发展进程 聚变产业联盟再次“增员扩容”

    聚变产业联盟2024年度会员大会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用户年会在合肥举办 2025-01-02 核技术

    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开展2025年度核技术研发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通知

    国家原子能机构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核技术研发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5-01-02 核技术

    采用华龙一号技术 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核岛进行首罐混凝土浇筑

    中巴合作建设的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5号机组核岛进行首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核电站的正式开工 2025-01-02 核技术

    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正式播出 聚焦我国10项大科学装置

    记者12月30日获悉,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纪录频道与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联合制作的10集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12月30日晚在CCTV-9播出。该片对我国10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解读 2025-01-02 核技术中国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南非库贝赫核电站2号机组改装后并网发电

    南非电力公司Eskom近日宣布,位于开普敦附近的库贝赫核电站2号机组在经过大规模改造后,已成功接入国家电网 2025-01-02 核技术

    韩国钠冷快堆技术开发预算大幅削减 SMR项目面临挑战

    i-SMR 模型近日,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对钠冷快堆(SFR)技术开发的预算进行了大幅削减,引发了人们对中小型模块堆(SMR)相关项目可能因部委之间预算不一致而受阻的担忧。据韩国国会法制研究院透露,政府原计划向产业通商资源部提交的2025年SMR相关预算保持不变,旨在推动下一代核电站的开发、确保安全生态系统的研发以及核电站相关市场的投资。然而,科学技术部的SFR开发预算在国会审查过程中被大幅削减,从原计划的70亿韩元减少至7亿韩元,削减... 2025-01-02 核技术

    先进碰撞模型解开聚变等离子体中超热离子之谜

    随着惯性约束聚变(ICF)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聚变作为清洁而丰富的能源的追求取得了显著进展。该技术通过将氘氚(DT)燃料压缩到极端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成功启动了聚变反应。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中子主要用于发电,但燃料中残留的阿尔法粒子却能够驱动额外的聚变反应,进一步提升了能量产出 2025-01-02 核技术

    土耳其阿库尤核电站采用开顶技术高效完成关键机组安装

    在俄罗斯国家核能公司Rosatom位于梅尔辛建造的阿库尤核电站(NGP)施工现场,两项关键操作顺利完成。这两项操作分别涉及三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装以及二号机组首批新鲜核燃料的运抵 2025-01-02 核技术

    加拿大关注核能技术出口 与越南等国开展合作

    核电在加拿大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框架下,加拿大积极推动核能技术出口,这一主张与越南重启核电计划、旨在解决核能问题和实现减排目标的愿景不谋而 2025-01-01 核技术

    中核二三2024年度VVER联动总结会顺利召开

    “联学联动,协同并进”2024年度VVER联动年终总结会在连云港项目部召开。连云港项目部和徐大堡项目部总经理部成员、部门负责人以及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会议 2025-01-01 核技术

    韩国APR1000核电站获国内外认证 增强核技术出口竞争力

    韩国水力核电公司(KHNP)于12月26日向核安全保障委员会提交了APR1000核电站的标准设计批准申请,旨在进一步提升该型号核电站的出口竞争力。据KHNP 31日报道,这一申请标志着APR1000核电站在国内认证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4-12-31 核技术

    超导托卡马克亮相首届央视“科晚”!

    12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总台科晚)在CCTV-1播出。这场科技春晚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关键词,汇聚了年度科技热点,一位位顶尖科学家、产业界领军人物通过极富创意的科学演讲、科技成果大赏、创演秀等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场科技跨年秀。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FAST、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项项国之重器点亮夜空,无人机在精确算法控制下不断变换阵形,穿越机以100公里的... 2024-12-31 核技术

    中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中广核中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迎来了首批正式入驻的员工,来自中广核研究院实验所的8名员工按计划顺利搬迁至实验厂房联楼,在新的生产办公点开展科研实验装置调试工作。首批员工的入驻,标志着中山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2024-12-31 核技术

    中核五公司与海南核电签署广东茂名产业协同合作备忘录

    为进一步贯彻中核集团“整体·协同”年工作要求,落实中核集团核能与石化产业耦合发展战略,日前,中核五公司与海南核电在广东茂名签署《广东茂名产业协调合作备忘录》 2024-12-31 核技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