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 核电池:中国公司瞄准大规模市场生产
    原子能电池——也称为核电池或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工作原理是利用核同位素衰变释放的能量,并通过半导体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电能。
  • X射线物理学
    X射线自1895年被发现以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探测和分析手段。随着以同步辐射为代表的先进X射线光源的出现,X射线实验方法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前沿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突破的重要实验手段。
  •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检验量子理论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
  • 核裂变——未尽的探索
    1939年2月,Meitner与Frisch首次揭示了铀原子核像液滴一样发生了分裂[1],并用fission这个词来描述核裂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基于玻尔的液滴模型估算出一次核裂变会释放约200 MeV的能量。
  • 核物理

    科研人员确定性观测到自旋-电荷分离现象

    粒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系统丰富的内部自由度通常给系统物理特性的描述带来挑战。在一维量子多体物理中,朝永-拉亭戈液体理论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维多体系统的低能普适行为。 2022-07-17 粒子物理核物理

    核物理,宇宙中“双黄蛋丢掉了蛋白”,这个过程终于被科学家看到了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Philipp Podsiadlowski对此评价说:该“重大发现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同时看到了一个双星系统和大约1万年前向外抛射的共有包层。 2022-07-16 核物理粒子物理原子核

    核物理,暗物质粒子与原子核的碰撞,被宇宙线加速了!

    十年前,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首次发现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希格斯玻色子,这是粒子物理学家经历了数十年努力的结果。 2022-07-05 粒子物理核物理

    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灵敏度达飞特斯拉水平

    随着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原子、分子、自旋等物理系统可以实现微弱信号的量子增强放大。相比基于经典电路的传统放大技术,量子增强放大技术具有更低的量子噪声和更高的放大增益,为提升测量精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2022-06-24 原子核核物理

    我国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重要作用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2022-06-24 核物理

    真空里有什么?这是一部粒子物理发展史(下)

    在上文《真空里有什么——一部粒子物理发展史(上)》,我们用“真空显微镜”看到了原子,又打破原子看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以及质子和中子相互转化过程中出现的中微子。那把这些粒子剔除,剩下的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真空”呢? 2022-06-24 粒子物理核物理

    首次观测到四中子状态

    自然状态下,中子通常与质子结合为原子核,或以极为致密的排列构成中子星。但单个中子却极不稳定,平均在十几分钟后就会衰变为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而双中子和三中子体系更不稳定,因而科学家推测四中子体系也不会存在。 2022-06-23 原子核核物理

    科学家使用一种可以删除单个原子的新技术加速分子设计

    芝加哥大学化学副理教授、这项新研究的共同作者Mark Levin说:“这使你能够对一个复杂的分子进行调整,而不必完全重新开始设计过程。我们的希望是通过减少进入该过程的时间和精力来加速发现。” 2022-06-22 核物理原子核

    中科大在湍动磁场重联电子加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基于地球磁层多尺度卫星(MMS)原位探测数据,前述团队首次发现磁场重联扩散区可演化为湍流态。在处于湍动态的磁场重联扩散区,电子可通过多种加速机制(二阶费米、电子感应加速器加速、静电势等)被有效地加速至相对论能量(约为300KeV,KeV为千电子伏特),并在分布函数上呈现幂律谱分布。 2022-06-14 核物理

    原子核中一枚中子的自述

    我最亲爱的朋友是质子,当我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了原子核,再环绕一定的电子就形成了大家熟悉的原子。在高温高压的太空环境中,我和我的族人可以形成中子星,不过直到现在我们是怎么聚集在一起的还没有被完全弄清楚。 2022-06-13 原子核核物理

    “隼鸟2号”带回的小行星样本含有放射性元素,开启了比太阳还古老的“时间胶囊”

    这项研究的作者Nicolas Dauphas说:“我们必须想象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冰和尘埃的集合体,当冰被小行星形成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核能融化时,它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泥球。” 2022-06-13 核物理

    黑洞能吞噬一切,欧洲地下的超级对撞机,能产生黑洞吗?

    这个位于欧洲地下的超级对撞机简称为LHC,其建设在瑞士和法国交界的侏罗山地下100米的地方。实际上,它的全称应该叫做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物理学家为了找到“全新粒子”而建造的高能物理设备。 2022-06-13 核物理

    杰斐逊实验室寻找神秘的亚原子粒子得到了能源部资助

    强大的力量将夸克(带有分数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结合到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中 - 以及其他一些称为奇异介子的神秘粒子。它们由比质子或中子更少和更多的夸克组成,是 GlueX 专注于寻找的东西。 2022-06-10 核物理原子核

    重离子实验与核理论的结合让研究人员能更精确地约束核物质特性

    来自乌特勒支大学引力和亚原子物理研究所(GRASP)的另一位第一作者Peter T. H. Pang补充道:“我们发现,来自粒子加速器的金离子碰撞的约束显示出跟天体物理学观测的显著一致性,尽管它们是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获得的。” 2022-06-10 核物理原子核

    田彦宽等-OG:揭示原油沥青质中键合态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特征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彦宽工程师采用催化加氢热解(HyPy)技术获取我国塔里木盆地两类典型海相原油沥青质中键合态组分,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表征了其中含氧、氮、硫的杂原子化合物,并与原油中的杂原子化合物进行系统对比分析。 2022-06-07 核物理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