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教授实验揭示物理学“对称性”新认知
近日,密西西比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 Dipangkar Dutta 作为首席研究员开展的一项开创性实验,其成果发表于著名期刊《物理快报 B》。该实验表明,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并非如科学家以往所认为的那样绝对。几个世纪以来,对称性一直是科学家理解宇宙的重要基础。而此次关于对称性的新研究成果,丰富了不断增长的科学知识体系,为能源、技术、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助力。这项研究在美国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作为物质...
核物理:中子的历程
原子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再加上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如果不考虑更基本的粒子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个答案基本正确。质子、中子和电子,可能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种亚原子粒子。在这三种粒子中,中子是被人类发现最晚,了解得最少的一种粒子。
理论家和实验家联手破解一个核物理谜题
近期,一个由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质能方程框架的“协助”下,利用美国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制造和分析稀有同位素的能力,解决了一个与锆-80原子核的质量缺失有关的谜题。
核物理 | 被研究了一百多年的α衰变规律,背后还有一个至今未能解释的问题
在当前的核物理研究中,寻找和合成极端条件下的原子核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许多新发现的核结构现象,只有在极端缺中子或者丰中子的原子核中才能够显现出来。
而当我们想去了解这些原子核(尤其是比铅-208重的原子核)时,“α衰变”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