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国际合作组代表团访问清华大学

2025-10-03 16:11     来源:清华大学     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b 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核物理高能物理

9月22日至26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国际合作组大会在清华大学开幕,9月16日,LHCb国际合作组发言人文森佐·马里亚·瓦尼奥尼(Vincenzo Maria Vagnoni)一行访问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副校长吴华强在工字厅藤影会议室会见来宾,双方围绕深化高能物理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展开交流,会议由科研院院长刘奕群主持。

吴华强对瓦尼奥尼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其为推动清华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合作所做努力,并回顾了清华大学自2000年加入LHCb实验国际合作组以来,与CERN各国学者持续开展科研合作、交流互访的历史,强调清华高度重视与LHCb的合作关系,期待在科研攻关、青年人才培养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粒子物理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瓦尼奥尼对清华承办第117届LHCb合作组大会表示赞赏。他指出,LHCb的发展离不开全球科研机构的协作,清华大学作为合作组发起成员单位之一,在物理研究和探测器电子学研制等领域均持续做出重要贡献,双方2024年续签了LHCb合作组探测器维护与运行的谅解备忘录,期待未来与清华在基础科学领域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研究不断进步。

清华大学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及LHCb合作组研究人员参加了上述活动。

LHCb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LHC上的大型实验装置之一,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致力于精确测量重味强子(即含粲夸克或底夸克的强子)的性质,以期探索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理解强相互作用等。

清华大学于2000年加入LHCb国际合作组,是合作组发起成员单位之一,在探测器电子学和物理研究上均不断作出重要贡献。在LHCb探测器研制期间,工程物理系团队参与了外部径迹探测器和触发电子学的研制,近期也为LHCb升级中的闪烁光纤径迹探测器电子学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LHCb清华团队在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主导发现了五夸克态和双粲重子。目前,清华大学正与国内外合作单位共同推进LHCb实验下一代探测器升级中新型电磁量能器的研发。



推荐阅读

STAR合作组织发布新分析 揭示核物质临界点关键特征

STAR合作组织的一群物理学家近日发表了一项高精度分析结果,该结果基于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粒子碰撞的数据,涵盖了金离子在一系列能量范围内碰撞产生的质子数量。这项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研究,揭示了核物质相图上所谓临界点的关键特征,该点是夸克和胶子物质相转变的独特点。RHIC作为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核物理研究设施,一直是发现临界点研究的核心。临界点对于全面理解和描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至关重要,这种独特的... 2025-09-30

中国核动力院:人工智能融合纯微分形式中子输运方程提升核计算效率

近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先进核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核工业智能科学计算团队(AIDIND)牵头,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纯微分形式中子输运方程已在中科院1区TOP顶刊《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英文版2025年第7期正式发表。此项研究成果开发出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结合纯微分输运方程形式的新方法,让核反应堆中子输运计算变得更快速、更高效。中子输运方程是核科学领域描述中子从产生到消亡输运过程的方程,精确高效的中子输... 2025-09-30

高能缪子散射物理研讨会在惠州成功举办

9月19日至21日,高能缪子散射物理研讨会在广东省惠州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孙志宇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赵光达、詹文龙、张肇西、马余刚、赵红卫、邹冰松等多位院士以及来自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会。与会代表围绕高能缪子束物理... 2025-09-27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代表团泰国行:推进核聚变技术交流合作

近日,受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MSU)与泰国核技术研究所(TINT)的邀请,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聚变科学所派出的科研代表团前往泰国,开展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在访问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期间,科研代表团与该校举行了座谈会。MSU校长Prayook Srivilai对代表团的到访表达了热烈欢迎,他表示期待能与西物院加强合作,携手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座谈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总体情况,并围绕等离子体诊断设计、高压电... 2025-09-26

基于物理算法助力核微反应堆实现自主功率调节

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物理的算法,旨在使核微反应堆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整功率输出。该研究由美国能源部核能办公室资助,密歇根大学牵头,聚焦于高温气冷反应堆(HTGR)的研究,特别是Holos-Quad(Gen 2+)这一微反应堆设计。核微反应堆以其小巧的体积和高效的能源产出,成为偏远地区、军事设施及船舶的理想能源选择。然而,其电力输出需灵活调整以适应电网需求的变化。为此,密歇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模型预测控制(MPC)控制器,该控制器... 2025-09-25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