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东洋炭素助力X-energy细晶石墨组件供应协议达成

2025-11-12 08:59     来源:东洋炭素     Xe-100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石墨

根据一项价值约4000万美元的协议,日本东洋炭素株式会社的子公司东洋炭素美国公司,将为X-energy的Xe-100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首次部署提供关键细粒石墨组件。这些采用东洋炭素特制IG-110细晶粒各向同性石墨制成的部件,将交付给陶氏化学公司,用于其拟建于德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锡德里夫特厂区的朗莫特发电站。该电站计划部署四台Xe-100机组,将成为北美首个为工业场所供电的并网级先进核反应堆,并得到了美国能源部先进反应堆示范计划的支持。

东洋炭素助力X-energy细晶石墨组件供应协议达成

东洋炭素公司透露,原型机生产和材料鉴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最终设计阶段预计于2026年完成。随后,IG-110组件的制造和加工将启动,并计划于2028年交付。细晶石墨作为Xe-100及其他先进核反应堆的核心材料,不仅用作中子慢化剂,还作为结构件,使反应堆能在高温下安全运行。X-energy公司称赞东洋炭素为全球领先的细晶石墨制造商,其IG-110石墨以高耐热性和优异机械加工性能著称,并在高温气冷反应堆中得到验证。

此次协议标志着X-energy首个商业项目执行中的关键里程碑,支持了“美国及其盟国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供应链的稳健发展”。X-energy正与东洋炭素就第二个项目——位于华盛顿州的Cascade先进能源设施的石墨部件进行磋商,并已签署预付款协议,为可能交付的四台Xe-100机组石墨部件做准备。X-energy首席执行官克莱·塞尔表示:“东洋炭素久经考验的业绩将为我们的团队增添强大助力,这是迈向商业市场的重要一步。”



推荐阅读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理事会审查下一代对撞机的可行性研究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及其全球合作伙伴正积极推进下一代对撞机研究,以接替将于2041年停运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根据2020年更新的《欧洲粒子物理战略》(ESPP)建议,CERN于近期完成了一项关于未来环形对撞机(FCC)的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发布。该研究由CERN联合成员国、准成员国及全球多机构共同完成,经科学政策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及独立专家委员会多轮审查后,于2025年11月6日至7日由CERN理事会代表在专门会议上审议... 2025-11-12

美国普渡大学与BWXT携手共推下一代核能制造研究

美国普渡大学与BWX Technologies(BWXT)公司近日签署了一份具有深远意义的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建立专注于下一代核能制造的研究合作关系。这一合作聚焦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及微型反应堆等前沿技术,旨在共同推动核能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普渡大学校长芒·蒋表示:此次合作对普渡大学及核能创新的未来具有变革意义。通过结合我们顶尖的工程项目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等尖端核技术,我们不仅能加速研究进程,更为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政... 2025-11-12

法国船级社携手多方共推核能海事应用应对气候挑战

总部位于法国的法国船级社(Bureau Veritas)在巴黎世界核能博览会期间,正式签署了《加速核能应用于海事领域以应对气候挑战的合作宣言》。此次签署汇聚了来自法国及国际核能、海事领域的30多家欧洲公司,共同致力于推动核技术在海上脱碳领域的应用。宣言中,各方认可了海事部门在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了向低碳能源系统转型的紧迫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海事和港口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其潜力得到... 2025-11-12

俄罗斯研发钍-229光谱系统 推动核钟技术突破

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正积极推进一项重要研发工作,该项目由俄罗斯核能中心全俄核物理研究所(VNIIEF)委托,聚焦于钍-229光谱系统的开发。据项目负责人、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计量物理与技术问题系主任彼得·鲍里修克介绍,此系统将依托钍-229同位素,构建一个核钟实验室模型。我们正研发一种基于氪和氙低温晶体的系统,利用这些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惰性气体,在低温下凝结并结晶,进而制造出用于钍-229核光谱分析的激光... 2025-11-12

俄罗斯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启用预测分析系统

别洛亚尔斯克核电站4号机组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一套预测分析系统。该系统依托大型数据集的自动化实时分析,对核电站设备运行中的偏差进行精准检测。项目自2020年起分阶段推进,旨在通过早期缺陷发现,显著提升核电站设备的安全性与运行可靠性,有效减少损坏或故障风险。预测分析系统的核心在于,它能够深入分析监控诊断系统实时记录的工艺参数历史数据,自动提前捕捉设备运行的微小偏差。系统进一步自动识别受这些偏差影响显著的参数,并精确估算... 2025-11-12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