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韩国政府8.2亿美元聚变项目引发选址争夺

2025-11-13 10:14     来源: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     核聚变

2025年11月11日报道,韩国多个地方政府正积极竞逐一个大型“人造太阳”聚变研究中心的落户资格。该项目由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MSIT)主导,计划总投资达1.2万亿韩元(约合8.2亿美元),预计于2027年启动建设,2036年竣工。此次韩国聚变项目的选址竞争揭示了一些选址因素: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支持、完备的基础设施与适宜的地质条件、现有的尖端科研机构与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效应、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以及配套的政策与生活服务保障。

韩国政府8.2亿美元聚变项目引发选址争夺

选址情况:

选址与预期效益:MSIT将于11月底前确定最终选址。中标地区预计将获得超过10万亿韩元(约68亿美元)的经济拉动效应,吸引约300家企业入驻,并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该项目不仅旨在打造世界级的新一代清洁能源研究枢纽,也有望显著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MSIT于11月10日宣布将从即日起至11月13日接收各地政府的项目申请。随后将于11月14日至20日开展现场考察,并于11月21日举行申请陈述会。

参选地区:为全罗北道群山市的新万金地区(Gunsan’s Saemangeum area)、全罗南道的罗州市(Naju)、庆尚北道的浦项市(Pohang)和庆州市(Gyeongju)。

全罗北道新万金:清洁能源集群的优势与挑战

政府举措:全罗北道政府11月6日成立专项推进委员会,旨在推动聚变研究设施落地,并强调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Saemangeum National Industrial Complex)的优势。全罗北道知事Kim Kwan-young表示,根据李在明总统将该地区打造为高科技产业试验基地的承诺,新万金是聚变研究中心“现实且必然的选择”。

基建完备:占地50万平方米,拥有稳定电力基础设施;拥有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组成的立体交通网。

科技协同:毗邻韩国聚变能源研究所(KFE)旗下的等离子体技术研究所更是突出其优势。该所成立于 2012 年,位于KFE总部附近,自启用以来已开展了十余年的等离子体实验与技术研发。

清洁能源定位:全罗北道政府同时强调新万金作为RE100清洁能源集群的地位,完全依靠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RE100清洁能源集群是区域性可再生能源项目,旨在通过企业、公共机构和居民的多方参与,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产业生态与潜在挑战:鉴于周边已形成氢能、二次电池和碳材料产业体系,当地官员表示新万金具备拓展未来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不过由于该地区属于填海造地,部分专家对地基稳定性存有疑虑。

全罗南道罗州:“能源之都”的产业生态与基建实力

政府举措与定位:全罗南道和罗州市政府正着力推广以韩国电力公司(Kepco)和韩国能源技术院(Kentech)为核心的“能源谷”作为聚变能源研究的坚实基础。罗州市长Yoon Byung-tae表示,该市将着力展现“拥有韩国电力公司和韩国能源技术院顶尖聚变技术能源之都”的实力。

产业生态:罗州市坐落着韩国电力公司总部及其子公司KPS、KDN,汇聚670余家能源企业,形成了完善的能源研发与产业生态。

基建与地质:罗州市选址坐落于坚固的花岗岩地基之上,拥有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强大交通网络。

核心设施:韩国能源技术院正在建设耗资4950亿韩元(约合3.38亿美元)的超导测试设施(聚变技术八大核心组件之一),预计明年竣工。

政策支持与保障:罗州市已被指定为“能源产业融合园区”(energy industry convergence complex)和“国家能源产业园区”(national energy industrial complex),彰显其对新一代能源开发的长期承诺。这座自诩为韩国“能源之都”的城市,还特别强调其为科研人员和员工提供的基础设施与生活品质。



推荐阅读

芬兰企业联手推进核电站废物再利用

近日,芬兰奥尔基洛托核电站的运营商Teollisuuden Voima Oyj (TVO) 与劳马生物能源公司 (Rauman Biovoima Oy) 共同宣布,计划将奥尔基洛托核电站产生的无害废物运送至劳马生物能源公司位于劳马地区的热电联产(CHP)工厂进行能源化利用。这一举措也标志着芬兰首次实现核电站普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根据计划,首批试点批次(近10立方米)的废物将于11月底从奥尔基洛托核电站运往劳马生物能源公司的热电联产(CHP)工厂。这些废物已取得辐射监管... 2025-11-15

MITICA低温泵成功冷却至标称工作温度

2025年11月12日Consorzio RFX官网报道,世界上最大的低温泵——MITICA低温泵已成功冷却至标称工作温度(nominal operating temperatures),证明了MITICA低温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标志着聚变研究和中性束测试设施已达成重要的里程碑。MITICA(全功率注入器)是ITER中性束注入(NBI)系统的1:1全尺寸原型机,其设计目标是从氢和氘的负离子开始,产生一股中性粒子束,将其加速至1MeV的能量,并以16.5MW的功率持续运行一小时。MITICA旨在验证ITER中 2025-11-15

法国成功试射升级版ASMPA-R核导弹

法国作为北约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近期成功试射了一枚未携带核弹头的升级版中程空对地导弹ASMPA-R。法国海军表示,这款导弹将装备在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上的阵风战斗机上,成为法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空中组成部分。法国拥有约290枚核弹头,可通过弹道导弹潜艇和战斗机进行投送。法国国防部长凯瑟琳·沃特兰称,周四一架阵风海上战斗机对ASMPA-R进行了评估性射击,导弹于周一交付法国海军核动力空军,完成了核威慑力量空中部分的现代化。法国海军... 2025-11-14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原子反应堆研究所荣获“核工业环保模范企业”三等奖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近日公布年度核工业环保模范企业评选结果,其科学部下属的国家研究中心——原子反应堆研究所(JSC SRC RIAR)从66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名。此次评选重点考察企业在环境安全执行效率、生态保护贡献及信息公开透明度等维度的综合表现。在环境安全实践方面,该研究所通过严格监测体系确保环境指标达标。其卫生防护区和观测区每年开展超5000次环境成分化学与辐射参数测量,覆盖大气、水体及土壤领域,所有数据均由认... 2025-11-14

俄罗斯22220型“楚科奇”号破冰船堆芯制造完成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燃料事业部旗下埃列克特罗斯塔尔机械制造厂(JSC MSZ)近日宣布,已为在建的22220型多用途核动力破冰船楚科奇号完成两座核反应堆堆芯制造。堆芯组件涵盖燃料单元、吸收元件、应急保护棒及控制保护系统缸盖,所有部件均通过俄罗斯海事船舶登记局认证,将运往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用于楚科奇号左右舷反应堆装配。作为22220型系列的第五艘船,楚科奇号采用双RITM-200一体化反应堆设计,单堆热容量175兆瓦。该反应堆以结构紧... 2025-11-14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