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带光联调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7日正式启动加速器、光束线站带束带光联合调试。这标志着HEPS装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HEPS是我国首个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也是目前全球设计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截至2025年1月,经过多次技术调试,HEPS储存环的束流流强已突破40毫安,电子束流发射度成功降低至93皮米弧度。电子束流发射度可以衡量电子束的精细程度——数值越小,说明电子束在横向扩散越少,所有... 03-28  
头条

通用粒子物理实验测量支持轻子普适性

ATLAS 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通用粒子物理实验。它旨在利用 LHC 的全部发现潜力,ATLAS 是有史以来为粒子对撞机建造的最大探测器。 2021-07-13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

木星X射线极光之谜获解

木星为何存在X射线暴发一直是未解之谜。由伦敦大学学院联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表在9日《科学进展》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团:X射线是由木星磁力线的周期性振动引发的。 2021-07-13 X射线

测量远红外仪器信号损失的新方法

在仔细观察夜空中昏暗的物体后,您不想在从望远镜天线到探测器的途中浪费任何宝贵的信号。但在远红外天文学的情况下,有效传输信号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事实上,它甚至是一种测量丢失信号的确切数量的努力。 2021-07-12 技术装备

我国科学家实现氪-81的单原子探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卢征天及其同事运用全光激发实现了对极其稀有同位素氪-81的单原子探测,这一量子精密测量方法的突破将助力于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2021-07-12 放射性同位素

同步加速器揭示了恐龙如何呼吸,萤火虫如何同步它们的闪光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通过使用来自欧洲同步辐射源 (ESRF) 的光扫描了塔基异齿龙的整个化石身体,获得了对恐龙呼吸的重要见解。 2021-07-12 同步加速器

研究紫外线对 SARS-CoV-2 病毒的消毒作用

已发现 SARS-CoV-2 对紫外线 (UV) 光高度敏感,这导致对使用紫外线辐射作为潜在消毒剂的进一步研究。 2021-07-12 紫外线消毒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奥地利研究中心合作推进生态研究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通过使用同位素研究蝴蝶和鸟类迁徙、保护海洋生物等,为重要的生态研究做出了贡献——了解生物体与其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1-07-12 核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国际原子能机构

X射线异物检测 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X射线异物检测机,利用X射线的穿透物体,再经过视觉和模式识别,检测出含有异物的食物,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 2021-07-12 X射线食品检测

科学家终于找出木星X射线极光的原因

天文学家首次看到木星磁场被压缩的方式,它加热粒子,并引导它们沿着磁场线进入大气层,激发木星的X射线极光。 2021-07-11 X射线

新线索:为什么几乎都是物质?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团队运用了一种新技术,成功地在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放射性分子中测量到了中子微小的效应。 2021-07-11 原子核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放射性同位素

科学家提出亚原子“子弹”新来源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袁长征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rek Karliner教授指出了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反中子和超子来源。这些罕见的亚原子粒子对于研究从原子核到中子星的最小距离上支配物质行为的力是必不可少的。 2021-07-11 原子核X射线

透过核镜洞察铝26在恒星中的命运

铝 26 提供了对恒星过程的罕见洞察。它会衰变成镁 26,后者会发出一种可以用卫星观测到的特征性伽马射线。在太阳之前存在的恒星的太阳前颗粒物质中可以检测到镁 26。 2021-07-09 放射性同位素伽马射线

利用同步加速器揭开阿尔茨海默病的起源

研究人员发现了可以解释这种疾病如何在人脑中传播的新线索。研究是在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 Safar 实验室和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中心以及凯斯西储大学纽约布鲁克海文实验室同步加速器生物科学中心完成的。 2021-07-09 同步加速器X射线

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亮度测定

7月9日,《科学》发表了一篇来自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研究成果。LHAASO的科研人员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蟹状星云的亮度,在更广的能量范围内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 2021-07-09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

TOFD检测技术中声束交点位置的探讨

TOFD检测技术中,声束交点的选择会影响衍射声场覆盖的检测区域及扫查面盲区的大小,该参数对TOFD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2021-07-09 无损检测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