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
7月22日,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重大进展,也是中核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和中核集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聚焦国之大者,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携手各方推进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实践。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国家原子能机构二司副司长于晓...
07-23
头条
4月12日,中科院高能所加速器中心朱应顺超导磁体研发团队研制的BEPCII对撞能量和取数效率升级项目首台超导四极磁体,在超导厅顺利完成了低温垂直测试,磁场性能达标。
2023-04-19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哈工大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器件离子辐照研究系统设计师马国亮介绍说,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模拟真空、辐照、弱磁、等离子体等9大类空间因素,在地面构建了综合环境因素多,具有原位/半原位动态测量分析能力,可实现材料、器件、系统及生命科学领域多尺度、跨尺度环境效应研究的综合性研究装置。
2023-04-19
技术装备
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创造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的新世界纪录,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建造更小、更便宜的聚变反应堆的方法。
2023-04-14
技术装备
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甘为群研究员在会上宣布了此次“夸父一号”卫星观测数据试开放的范围,包括自4月1日起的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HXI)的全部观测数据、全日面矢量磁像仪(FMG)的部分观测数据,以及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LST)的部分观测数据,包括它们之后的准实时观测数据。
2023-04-12
X射线
在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奖励评选中,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天极”望远镜(POLAR)项目的研究成果“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高精度偏振测量与脉冲星导航在轨实验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团队成员包括张双南、孙建超、李陆、张永杰、吴伯冰、王源浩、李正恒、李汉成、王瑞杰、郑世界。
2023-04-12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
针对公司重点项目设备面临制造时间紧、焊接工作量大的问题,核环保装备事业部针对设备特点,提前研制了焊接保护工装和试验工装,在焊接过程中科学安排高技能焊接人员轮班作业,确保焊缝合格率,以质量促效率。一季度末重点项目设备逐步完成出厂验收及发货工作,为该项目按期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3-04-11
核废料处理
近日,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团队建成用于低浓放射性核素形态分析的CE-ICP-MS(毛细管电泳仪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系统,初步实现了水溶液中数种低浓度放射性核素的一站式分离和检测,并同步获取了关键核素的形态数据,为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核素迁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23-04-10
放射性核素
凤麟核“麒麟刀”项目落户南京以来,产业园区建设进展迅速,5万平方米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企业自主研发的“麒麟刀”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正在集成调试。
2023-04-10
放射诊疗直线加速器核技术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USNC-Tech公司已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批准,继续开发一种快速反应航天器,该航天器将使用核动力推进系统进行深空探索。
2023-04-07
放射性同位素核安全
研究人员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1W1A-漫散射实验站的X射线衍射(XRD)测试和X射线反射(XRR)测试,对该薄膜的结构和厚度进行了系统研究,证实了薄膜得到了高质量的外延生长,同时说明薄膜的厚度可以精确的控制;并与1W1A-漫散射实验站的王焕华研究员、博士生王震合作拟合了CTR强度分布,结合STEM,对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2023-04-06
北京同步辐射
专用设施,这是为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而建设的研究装置,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中国天眼”、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专用研究设施有明确具体的科学目标,追求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设施开展的研究内容、科学用户群体也比较特定、集中。
2023-04-06
大科学装置
本次验收通过的项目成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发表期刊文章9篇,会议文章 6篇;受理专利10项,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项。目前,部分项目成果已获得应用,其中“外照射剂量模拟云应用系统”在秦山核电站、山西省白求恩医院等多家单位进行了现场技术应用,“可扩展式微处理器辐照效应在线测试系统”为苏州热工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提供测试服务,应用效果良好。
2023-04-04
辐射剂量
超安全核公司参与了核技术发展,不久前,它推出了名为EmberCore的产品。这将是一个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的电源或一个核可充电陶瓷(NCC)单元,可以在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产生热量和X射线。为了做到这一点,它在核反应堆内使用了带中子的同位素。作为一种罕见的特性,同位素及其充电水平可以调整,能量输出(热能、电能或X射线)也可以调整。这意味着EmberCore可以用于地球和太空的各种应用。
2023-04-03
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核安全核技术
当最后一个航空集装箱通过安检系统,测试结果出炉时,同方威视董事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陈志强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2023-04-03
工业CTPET/CT无损检测核技术核安保
日前,由中硼医疗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医用BNCT系统——极锋刀(NeuPex)注册检验启动会在厦门弘爱医院BNCT中心举行。本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BNCT系统在注册上市和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2023-04-01
硼中子俘获治疗放射诊疗质子治疗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