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专家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 加大核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转化力度

核技术应用这位幕后英雄,已在医疗装备、临床诊断治疗、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伴随人类日常的衣、食、住、行,释放源源不断的亲核力。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自20世纪50年代起步,在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核技术应用产业体系,在反应堆、同位素、加速器、探测器等产业源头环节支撑保障基础扎实。在安全、医疗、工业加工等产业应用环节衍生出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重要产品和服务。近年来,我国持续... 03-07  
头条

成果 | 叶沿林课题组与合作者观测到16O中存在类Hoyle态的新证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教授课题组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林承键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利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束流,依靠高分辨的多粒子探测手段,准确识别4-α粒子,重建了16O的类Hoyle共振态,为原子核中存在类似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量子态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2023-06-20 核技术粒子物理核物理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用户在调控多元MOF中双金属位点催化烯烃环氧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 1WIB -XAFS 实验站安鹏飞副研究员利用离线/原位热催化XAFS 实验技术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通过离线X射线吸收谱测试证实了Cu、Co位点均具有单位点性质,其中二价金属位点处于5配位,而Cu(I)的引入使得其配位数有所降低;通过原位XAFS表征研究了氧气活化过程中金属位点化学价态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该催化剂中Co(II)与Cu(I)都对氧气具有良好的活化能力,而Cu(II)位点对氧气几乎没有活化作用。 2023-06-12 北京同步辐射

“拉索”完整记录20亿年前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 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大爆发

2023年6月9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中文简称“拉索”)对命名为GRB 221009A的伽马射线暴(Gamma Ray Burst,GRB)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 2023-06-09 宇宙射线伽马射线

植物叶蜡氢同位素控制因素研究获进展

氢同位素组成是生物地球化学和古降水重建的重要指标,植物叶蜡氢同位素分馏系数(ε)变化涉及对植物氢同位素分馏机制的认识,也是利用叶蜡氢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的基础问题。 2023-06-03 同位素示踪法稳定同位素

科学家在重离子碰撞实验中首次观测到超核集体运动

超子是包含有奇异夸克(s)的重子,核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中只包含有上夸克(u)和下夸克(d)。超子和核子可以形成束缚态,人们称之为“超核”。理论预言宇宙中的致密天体——中子星的内部存在超子。然而,超子的出现将软化核物质状态方程,这给理论上构建大质量的中子星带来了挑战,被称为中子星研究中的 “超子谜题”。 2023-05-30 粒子物理核物理原子核

新一代对撞机!缪子和离子相撞会发生什么?

核子结构的研究和相关的加速器探测器技术是高能核物理界竞争非常激烈的研究领域,属于国际科学研究主流方向的前沿性研究。缪子离子对撞机作为新一代研究核子结构的超级显微镜,将揭示核子内部的胶子结构和性质,促进我们对色玻璃凝聚现象的理解,最终解开宇宙可见物质质量起源之谜。依托我国大科学装置及时建造缪子离子对撞机,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历史机会,将有望推动我国的缪子物理和核子结构研究快速迈进世界前列。 2023-05-25 核物理粒子加速器离子加速器对撞机

隐秘的影响赋予了中微子微小的质量吗?

对小质量中微子的探索就是对新粒子的探索。中微子是赋予我们生命的“天文事件”的副产品。它们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中喷射出来,并从超新星中辐射出来。它们没有电荷,质量也小得出奇。它们是宇宙中第二丰富的粒子(仅次于光子),要知道,每时每刻都有数万亿个粒子穿过你的身体。 2023-05-23 粒子物理中微子

云母矿物风化和吸附协同调控放射性铯环境行为研究获进展

由于放射性铯(RCs)的半衰期长、放射毒性强、极易在食物链中传递和积累,环境系统中RCs的迁移、转化和循环等地球化学过程是放射性污染防控、核环境安全和核应急等领域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 2023-05-22 放射性物质环境监测核安全

中国科学家取得重要进展!

太阳爆发活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是日冕物质抛射,即太阳大气中缓慢积累的磁能在短时间内被剧烈地释放出来,将局部大气加热到上千万开尔文,并产生大量高能粒子,同时上亿吨日冕物质携带着磁场被抛射到行星际空间。 2023-05-08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高能粒子流

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揭示中子星性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国际首创的新型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关键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中子星表面的X射线暴,从新的角度约束了中子星的性质。 2023-05-08 X射线原子核

科学家利用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瞬时光学辐射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且观测数据中存在反向激波的污染成分,难以明确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转变。 2023-05-05 伽马射线X射线

“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宇宙比我们想象的更奇妙

“慧眼”卫星兼具了高、中、低能三组X射线望远镜,能够实现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X射线空间观测。 2023-04-26 伽马射线宇宙射线X射线

新型超滤分离法“降伏”核废料镅

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处置核燃料循环所产生的强放射性核废料,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相关研究表明,次锕系元素镅是核能发电过程的副产物,也是核废料长期放射毒性的主要来源。核废料经过铀钚分离后,其具有多个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如镅-241和镅-243)。 2023-04-21 放射性同位素医用同位素核废料处理放射性废物

同步辐射海量衍散射数据在线解析的AI for Science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面向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海量衍散射图像降噪、实验数据在线解析的迫切研究需求,HEPS光束线软件系统张一团队与高能所赵丽娜AI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取得对应的AI for Science研究阶段性进展,研究成果在领域重要学术期刊《IUCrJ》与《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 2023-04-20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诚、黎华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和平团队合作,在高稳定自参考太赫兹双光梳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2023-04-14 专家观点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