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衰变新闻

ATLAS合作项目在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研究上取得进展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TLAS和CMS合作组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为理解宇宙运作方式开启了新窗口。这一发现揭示了一个神秘场的存在,基本粒子通过与该场相互作用获得质量,该过程受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支配。尽管该机制于1964年首次提出,但仍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最不为人知的现象之一。为探索这一关键机制,物理学家需要大量高能粒子碰撞数据。展示一个候选事件:通过矢量玻色子散射产生两个W+玻色子,随后它们衰变为两个μ子和两个&m... 2025-04-12

变核废料为宝、效率提升8000倍,苏州大学研究的“核电池”,获2024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5年3月27日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进展9,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 主要完成单位为苏州大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和湘潭大学,主要完成人为王殳凹、王亚星和欧阳晓平。微型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得益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特性,微型核电池在诸多传统电池难以胜任或面临挑战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了一种持久且不可或缺的能源解决方案。在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伴随而来... 2025-03-29

核技术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3月27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上榜。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型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架构,在分子级别上将放射性核素与能量转换单元紧密耦合,并结合光伏技术实现了辐射衰变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这一成果奠定了高能量转换效率微型核电... 2025-03-28

法马通与Perpetual Atomics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研究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工业化生产

在范堡罗国际空间展期间,法马通与Perpetual Atomics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双方将共同研究将镅加工成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空间电池)密封源的工业化生产,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加热器单元(RHU)和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RTG)。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又被称为太空电池,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产生热量,这些热量既可以作为热源,也可以转化为电能。其中,镅-241因其约430年的半衰期,特别适合用于长期太空任务。此次合作旨在扩大这些关键动力系... 2025-03-26

LHCb合作项目在重子衰变中首次观测到CP破坏

3月24日,在意大利拉图伊莱举行的年度Rencontres de Moriond会议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HCb合作项目报告了在理解物质和反物质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差异方面取得的新里程碑。通过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产生的大量数据,这个国际团队发现了压倒性证据表明,被称为重子的粒子,例如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受到自然界基本定律中类似镜像的不对称影响,这导致物质和反物质的行为不同。地下洞穴中的 LHCb 实验视图(图片来源:CERN)20世纪60年代,介... 2025-03-26

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理工大学将建两新测试设施 研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安全性

近日,芬兰拉彭兰塔-拉赫蒂理工大学(LUT)宣布,将在其拉彭兰塔校区的核工程实验室内建造两个新的测试设施,以深入研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安全性。多台 LDR-50 装置发电厂(图片来源:Steady Energy)据悉,其中一座设施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建成,将专门用于模拟芬兰公司Steady Energy开发的LDR-50区域供热反应堆的被动式衰变热去除系统。而另一座设施则将用于测试基于法国技术的、目前尚未公开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应急堆芯冷却罐功能。LUT表示... 2025-03-21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北京大学团队与合作者在重子CP破坏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中国研究团队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联合课题组,在重子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CP)破坏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Λb0→ΛK+K−衰变中观测到重子CP破坏迹象,为进一步认识重子CP破坏和深入理解标准模型CKM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相关研究以在Λb0和Ξb0到Λh+h´& 2025-03-18

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北京大学团队与合作者主导完成粲重子自旋-宇称首次测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底夸克实验(LHCb)北京大学研究团队首次测量出粲重子Ξc(3055)+(0) 的自旋-宇称量子数为3/2+,以及Ξb0(-)→Ξc(3055)+(0)π-衰变的宇称破缺参数,为探索强相互作用机制、理解重子谱学及其衰变性质提供了关键实验依据。相关研究以首次测量Ξc(3055)+(0)自旋-宇称为题2025年2月28日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5-03-10

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提出新理论模型 解释反应堆反中微子异常

在基本粒子物理学领域,一种被称为“反应堆反中微子异常”的神秘现象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该现象出现在核反应堆中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反中微子研究中,具体表现为实验记录到的反中微子数量少于各种理论模型的预测值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