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衰变新闻

美国NIST展示低温衰变能谱法 革新放射性物质检测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的检测和测量微量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的方法——低温衰变能谱法(DES),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Metrologia》。此创新技术影响深远,或可改善癌症治疗、确保核废料清理安全。超导传感器板的特写,其中包含多个过渡边缘传感器(顶行方块),可检测单个放射性衰变事件释放的能量。图片来源: M. Carlson/NIST这项新技术的关键在于过渡边缘传感器(TES),这是一种广泛用于测量辐射特征的高科技设备。TES... 2025-07-14

日本研究首次准确再现汞同位素异常行为,为核物理研究开辟新径

近日,一项发表在《物理评论C》杂志上的研究引发核物理领域关注。该研究由日本零碳能源研究所副教授石塚千佳子领导,首次准确再现了汞同位素180Hg和190Hg的异常行为,揭示了即便在高能条件下,核过程仍会影响核裂变,为创建更精确的同位素性质预测模型开辟了新可能。核裂变是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碎片并释放能量的过程。铀和钚等重元素的核裂变已获深入研究,但汞等较轻原子核的裂变仍是未解之谜。与铀不同,汞 - 180不会衰变成大致相等的部分,... 2025-07-02

德国加速器探测到新的钚同位素

近日,由德国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取得一项重要发现,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钅喜同位素。此次实验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GSI/FAIR加速器上进行,研究人员探测到了22个钅喜- 257核。这一发现使得原子序数为106的人工合成超重元素钅喜的已知同位素总数达到22个。据悉,钅喜- 257是由一束铬 - 52与一层薄薄的铅 - 206碰撞产生的。研究人员探测到钅喜- 257原子核发生了21次自发裂变衰变,以及一次α衰变,总共探测到22个原子核。这种新同位素的半衰... 2025-06-29

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在重子CP破坏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兰州大学于福升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重子衰变的电荷-宇称对称性(CP)破坏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揭示了重子衰变CP破坏的动力学新机制,并预言了具有标志性的新观测量,相关成果以Establishing CP Violation in b-Baryon Decays为题发表在物理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成果不仅深化了对CP破坏的理解,更为未来实验测量重子衰变的CP破坏提供了清晰目标和理论支撑。图1. 文章发表信息理解宇宙中正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 2025-06-17

北京谱仪III实验首次观测到Ds到双矢量介子的新衰变模式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粲介子强子衰变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the W-Annihilation Process Ds+→ωρ+ and Measurement of Ds+→Φρ+ in Ds+→π+π+π-π0π0 2025-06-10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合作组在《物理报告》发表新粒子寻找研究成果,高能所团队做出重要贡献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MS实验合作组在物理学领域顶级国际期刊《物理报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第二阶段实验数据对重共振态衰变产生希格斯玻色子的全面搜索,并对未来高亮度运行阶段的探索前景进行了预测。在这项成果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王锦课题组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关键分析通道的研究工作,构建联合统计分析框架和模型空间诠释,并由高能所博士后王储完成CMS国际合作组的审核报告。... 2025-06-02

物理学家探索μ子对撞机研制 欲揭示宇宙新奥秘

物理学家们正积极探索研制μ子对撞机这一先进粒子加速器,以期揭示宇宙本质的新奥秘。尽管研究快速衰变的μ子面临巨大挑战,但随着加速器、磁铁和探测器技术的进步,建造这种对撞机有望成为现实。近日,费米实验室举办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相关挑战。去年,在费米实验室举行的美国μ子对撞机首届会议上,研究人员合影留念。照片:费米实验室的丹·斯沃博达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通过粒子碰撞来洞察物理世界本质,推... 2025-05-23

碳-碳熔合反应研究取得关键实验数据

据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5月13日报道,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锦屏深地前沿科学及暗物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对12C+12C(碳-碳)熔合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开展实验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逆运动学厚靶方法,实现复合核24Mg*(处于激发态的镁-24)全衰变道的实验研究,为12C+12C熔合反应研究贡献关键实验数据,向解开长期困扰核天体物理学家的12C+12C熔合反应问题迈出重要一步。研究结... 2025-05-14

芬兰研究新突破:银-110同分异构体β衰变或助力测定电子反中微子质量

近日,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加速器实验室在高精度原子质量测量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研究表明银-110同分异构体的β衰变具有极大潜力,有望用于测定电子反中微子的质量,为未来反中微子实验铺就关键一步。中微子及其反中微子的质量是物理学领域尚未攻克的重大谜题之一。中微子作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由太阳核反应产生,每秒都有数万亿个太阳中微子穿过人体。于韦斯屈莱大学的阿努·坎凯宁教授强调:确定中微... 2025-05-11

数字化探测阵列助力奇特原子核衰变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功研制出一套高性能数字化探测阵列,可实现奇特原子核衰变的高精度测量。该系统在β延迟质子发射、α衰变及直接质子放射性等稀有衰变过程的测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该探测阵列包含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四分硅探测器与高纯锗探测器,同时结合了250 MHz采样率、14 bit精度的...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