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领导的团队与相关单位人员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实现的镍氧化物超导体,文章于2023年7月12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1]。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做出的一项突破性科学成果,时隔36年,科学家们终于在继铜氧化物之后,发现了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点燃了新的希望。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发展至今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尖端工具。饮水思源,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今天的长足进步,与李政道先生高瞻远瞩、对中国同步辐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分不开。
石墨炔改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墨炔高效能量转换与催化研究”(2018YFA0703500)的资助,以及北京同步辐射1W1B吸收谱实验站、1W1A漫散射实验站、4B9A衍射实验站和4B7A中能实验站的支持。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用户发表文章数量突破1000篇/年
2022年,用户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eij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简称BSRF)发表的文章数量达到了108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