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步辐射装置2022年用户委员会线上会议召开
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陈和生致开幕词。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熵工程解耦热电材料电声输运性能方面取得新进展
为了研究熵设计过程中钛酸锶晶体学位置的选择和元素平均尺寸的调控对热电性能的优化作用,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师彩娟博士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W1线站,开展了高能X射线全散射(PDF)实验,探究了从中熵到高熵的n型氧化物钛酸锶基材料的微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关系,成功实现了电热输运解耦和高的热电性能。作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结构动力学线站团队的师彩娟博士完成了晶体学信息的探测,结合逆蒙...
李政道与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发展至今以其优异的性能成为了众多前沿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尖端工具。饮水思源,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发展从无到有、取得今天的长足进步,与李政道先生高瞻远瞩、对中国同步辐射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分不开。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中国科学家发现首个液氮温区镍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猛教授领导的团队与相关单位人员合作,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实现的镍氧化物超导体,文章于2023年7月12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1]。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做出的一项突破性科学成果,时隔36年,科学家们终于在继铜氧化物之后,发现了第二类突破液氮温度(77K)的非常规超导家族,为高温超导机理和应用研究点燃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