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俄罗斯自旋物理探测器项目将在俄罗斯NICA对撞机启动

2025-11-03 09:10     来源: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     质子 中子 基本粒子 俄罗斯粒子加速器粒子物理

一项名为“自旋物理探测器”(SPD)的国际研究项目即将在俄罗斯的NICA对撞机上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高精度实验,深入探索质子和中子自旋的来源,有望彻底改变基本粒子理论,并增进人类对宇宙结构的理解。

俄罗斯自旋物理探测器项目将在俄罗斯NICA对撞机启动

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基本粒子物理系副教授叶夫根尼·索尔达托夫表示:“SPD实验的科学目标是解开质子和中子自旋为1/2的形成之谜。这一谜团已困扰科学界数十年,实验将主要测量胶子对核子自旋的贡献,这对于理解自旋效应及其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SPD实验计划通过极化的质子束和氘核束在高达27 GeV能量下的碰撞,获取核子的三维自旋结构。从碰撞区逃逸的粒子的角分布不对称性,将帮助科学家建立核子自旋方向和动量方向之间的关联,以及核子内部胶子的自旋方向、纵向动量和横向动量之间的关联。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胶子成分对核子自旋的贡献至关重要。

该项目不仅关注科学发现,还重视人才培养。叶夫根尼·索尔达托夫指出:“过去三年,俄罗斯科学家参与国际项目的程度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我们自己的设施和开展国际级实验,对于保持科研能力并培养新一代研究人员至关重要。SPD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从探测器原型设计到高级建模和数据分析的全方位工作机会。”

目前,SPD合作项目已汇集了来自10个国家的40所大学和约400名参与者,且合作项目的大门持续向新参与者敞开。SPD实验计划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于2028年左右启动,主要目标是验证探测器的性能并进行首批物理研究。随后,在2030年代初期,实验将启动第二阶段,深入研究核子的三维自旋结构。



推荐阅读

俄罗斯超冷中子源项目取得关键进展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谢列布罗夫的实验室正致力于基于超流氦的超冷中子源研制,该中子源将应用于PIK反应堆。为达成这一目标,需在反应堆高热流条件下,获取并维持温度约1K的超流态氦。10月23日,由V.A. Lyamkin带领的超冷中子源团队,成功启动了氦低温恒温器。这一低温恒温器作为超冷中子源研发的核心部件,通过消耗1000升液氮和150升现场制备的液氦,历经三天将普通氦气冷却至1.2开尔文,转化为超流体状态。低温恒温器的成功启动,验证了所有工程决... 2025-11-03

俄罗斯楚科奇浮动核电站向公众公布环境安全报告

2025年10月24日至30日,位于楚科奇自治区佩韦克的浮动核电站(FNPP,隶属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电力部门)通过公开对话形式,向市民展示了其2024年环境活动年度报告。该报告旨在证实浮动核电站运营的安全性,并展示其在保护和维护地区自然系统方面的努力。浮动核电站首席环境工程师弗拉迪斯拉夫·古罗夫详细介绍了电站生产活动及基础设施对周边地区和居民的影响。他指出,浮动核电站致力于实现核能的可持续、环境友好型发展,并保持高安全水平,确... 2025-11-03

莫斯科全俄热工研究所完成新一代核反应堆用ЭП302М-Ш耐腐蚀耐热钢的独特测试

  俄罗斯完成对原子能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的大型研究项目。全俄热工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完成了ЭП302М-Ш牌号耐腐蚀耐热钢管长期强度综合测试,该材料是建造新一代核反应堆装置的关键结构材料。这项研究在宽温度范围和载荷条件下展开,其独特性体现在前所未有的测试周期——总试验时长累计达40万小时,单个样本测试时间超过2.5万小时。  为获取材料的保障特性,专家们需要解决复杂的工程难题:由于钢管本身几何形状特殊(直径18毫米,壁厚仅... 2025-11-03

俄罗斯宣布再次成功试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波塞冬"无人核动力潜航器

  俄罗斯宣布再次成功试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波塞冬"无人核动力潜航器。继宣布成功试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数日后,俄方又宣布成功试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波塞冬"无人核动力潜航器。克里姆林宫新闻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总统普京10月29日视察曼德里克中央军事临床医院时宣布了这一消息。普京说:"但这还不是全部,你们应该知道:昨天还成功试射了另一套前景系统。这就 2025-11-03

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

10月30日至31日,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津召开。会议由粒子输运与富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承办。中核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雷增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张金龙,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武中地,中核四0四总工程师杨廷贵,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技术物理所副所长姜东君,中科院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屈一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主... 2025-11-01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