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人物简介李公攀,研究员,1930年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195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研究室工作,致力于同位素电磁分离事业。主持过原子能院两台生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施工设计修改、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主持出口海外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套设备的谈判、设计、安装和调试,直至移交。组织开展第一代电磁分离器用强流重离子源的实验研究工作。访谈节选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
09-08
头条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沉痛悼念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2025-02-07
核潜艇
生物制药行业热衷于开发用于治疗癌症的放射性药物,这与该行业在抗体药物偶联物方面的繁荣相似。2025年放射性药物市场将走向何方?
2025-02-07
放射性药物
近年来,诺华的Lutathera®和Pluvicto®等药物的成功获批,大大加速了核药的发展
2025-02-05
核医药
2月2日,《焦点访谈》栏目深度报道合肥科创,点赞“人造太阳”最新进展
2025-02-05
核技术
这,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核电站,它每个机组占地都超过了3万平方米,有4.2个标准足球场大,二十层楼高。对于核电,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但谈到核,总不免有人想到安全问题,这么多核燃料堆在这个大家伙里真的安全吗?我们又是如何保障核电站安全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来核电站实地探访,解答一下大家心中的疑问。01核电站是怎么运行的?要弄清核电站如何保证安全,我们首先要知道核电站是如何发...
2025-02-05
核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秦山二期工程总设计师叶奇蓁说:“秦山二期建设条件跟秦山一期是不一样的。当时改革开放了,这就要求秦山二期要跟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二期要建商用堆,不可能像一期的原型堆那样,作为试验一步步来,二期要讲究经济效益,要还本付息,要控制进度、投资、质量,从而实现商业运营目标。当时这在国际上是第一次,因为一般来说,对于一个新堆型,通常先建原型堆,再建示范堆,成熟了才建商用堆。”
2025-02-05
核技术
“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我们还需要继续做什么?
2025-01-22
中国
中科超精自主研发的“麒麟刀”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软硬件一体化装备五大系列产品已全部取证上市,创行业最快上市纪录,成果被评为中国十大重大技术进展
2025-01-22
放射诊疗
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称,全球有超过80种SMR设计方案正在开发中,预计合计装机量达300兆瓦
2025-01-21
核技术
国外内在运机组7台、在建机组26台,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当前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数量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2025-01-21
核技术
由先通医药研发的Aβ-PET示踪剂氟[18F]贝他苯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首张处方
2025-01-21
核医学
这家口腔诊所投入资金30万元,购置了1台全景X射线机和1台口腔X射线数字体层摄影设备,均属于Ⅲ类射线装置。在口腔医院(诊所)辐射设施专项检查中,泰和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家口腔诊所虽已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但一直未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长期存在非法使用射线装置的违法行为,遂立案进行调查
2025-01-20
辐射安全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经过持续攻关,成功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该技术最大优势就藏在它的名字多核里——它不仅能检测常规磁共振能看到的氢,还可以检测到磷、钠、氙等多种原子核,突破了传统磁共振单一成像维度,为疾病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视角。突破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为疾病诊治提供全新手段通过多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
2025-01-17
核磁共振核医学
加速器质谱(AMS)是结合了加速器和质谱的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在加速器的离子源中电离
2025-01-16
放射性核素质谱仪
日本政府和核电站运营商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解决如何处理废燃料和其他高放射性废物的问题。当局最终决定将废物埋入地下 300 米或更深的设施中。2002 年,日本核废料管理组织 (NUMO) 开始寻找储存地点,邀请各市政府将自己列为候选地点。到目前为止,这项志愿者政策只有三个参与者,即北海道的寿都町和神惠内町以及佐贺县的玄海町。11月22日,NUMO提交了针对北海道两个市町村(于2020年11月开始)的文献调查结果报告,结论是研究可以在寿都町和神惠...
2025-01-15
核废料处理日本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