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变装置新闻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持续完善核聚变安全法规标准体系

当前我国聚变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建成若干座聚变实验装置,个别装置计划开展氘氚实验、氢硼聚变等研究,聚变能应用的工程化研究也稳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已于2025年9月12日颁布,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聚变首次入法,第三十九条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了聚变装置的监管制度和管理要求。为落实部领导前瞻性工作部署,辐射源安全监管司于2024年研究更新聚变装置监管政策,逐步建立与当前聚变装置安全特性相匹配的监管法规标准体系。... 2025-09-18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领衔多项FIRE聚变研究合作

近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被选中领导两项新的研究合作,并在聚变创新研究引擎(FIRE)合作项目下参与另外两项合作。这些项目聚焦弥补聚变材料、包层和冷却剂技术、液态金属部件以及反应堆建模与仿真等方面的关键差距。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中面向等离子体的偏滤器组件表面及其底层氦冷却系统的数字化表示。SWIFT-PFCs 的 FIRE 合作项目将对虚拟组件进行建模,评估其受热和受粒子影响的情况,并利用这些数据设计能够承受聚变装置极... 2025-09-18

生态环境部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磁约束聚变装置(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9月15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就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磁约束聚变装置(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此次编制该征求意见稿,是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中建立符合受控热核聚变特点、促进核聚变应用的监督管理制度的要求,通过规范聚变装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障国内核聚变产业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需书面反馈至生态环境部,电子版材料同时发... 2025-09-18

CPECC第一建设公司成功中标ITER关键焊接项目

近日, CPECC第一建设公司凭借关键焊接工艺的重大突破,成功中标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诊断屏蔽模块(DSM)水冷盖板焊接项目,标志着我国企业在聚变装置焊接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顶尖平台认可。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诊断屏蔽模块(DSM)是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服役,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装置运行安全。根据设计要求... 2025-09-04

ITER辉光放电清洗系统完成永久电极初步设计评审

近日,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自主研发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辉光放电清洗系统(GDC)永久电极设计方案,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PDR)。这标志着我国在聚变装置关键部件研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ITER计划顺利实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GDC系统的研发之路充满挑战。2011年,西物院团队首次着手启动设计工作。最初的活动电极方案因空间冲突和漏水风险被迫放弃;后续采用的固定电极方案又因管线布... 2025-08-07

Thea Energy高温超导线圈突破仿星器技术瓶颈

7月31日,美国仿星器商业聚变公司Thea Energy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发表最新研究,其研发的Canis3×3高温超导(HTS)平面线圈阵列成功验证仿星器磁场整形核心能力,闭环控制误差仅0.56%-0.60%,突破传统模块化线圈技术与成本限制,为商业化聚变装置开辟新路径。仿星器作为可控核聚变关键装置,长期受制于模块化线圈的复杂性。这类非平面线圈需在三维空间满足严苛公差,制造难度大、成本高昂,美国NCSX( 2025-08-07

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聚变装置HHMAX-901在蓉建成

7月18日,由瀚海聚能(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海聚能)研发制造的国内首台商业化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建设完成,并实现等离子体点亮。这标志着直线型场反位形可控核聚变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正式从实验室迈向应用端。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直线型场反位形聚变装置HHMAX-901主机。受访者供图据悉,核聚变的原理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利用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核聚变反... 2025-07-21

CRAFT 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实现世界最大稳态载流

7月14日,由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CRAFT高温超导电流引线顺利通过极端工况下的性能测试,其稳态载流能力突破100kA,创造世界纪录。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是聚变装置超导磁体系统的能量动脉,涉及超导、低温、真空、机械工艺、测控、电源等多个学科。承担着将常温电源与大电流超导磁体连接的关键任务。由于其跨越从常温到超低温(4.2K)温区的特殊位置,电流引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聚变装置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作为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 2025-07-18

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与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

近日,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核电司副司长李泽,核电发展中心主任苟峰、副主任姜波,核安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严天文,副主任毛亚虹,首席专家刘福东,以及双方相关部门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变专班在聚变辐射安全领域的研究成果。双方围绕当前聚... 2025-07-08

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西物院调研指导

5月7日,国家核安全局副局长、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一行赴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西物院)调研指导。西物院党委书记刘叶,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副院长陈庆川出席活动。座谈会上,刘璐对西物院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她指出,当前中国聚变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受到了媒体和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部密切跟踪聚变科研动态,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发布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全国政协委员段旭...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