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技术装备
辐照加工
电子加速器
仪器仪表
核分析技术
同位素
辐射防护
产业应用
安防领域
农业领域
环保领域
医学领域
食品领域
工业领域
军工领域
国际视窗
专家观点
产业经济
园区项目
公众科普
产业活动
视频
辐照地图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徐洪杰研究员在报国讲坛做报告。何静 摄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从上海光源到钍基熔盐堆(追赶、超越三十年)》的报告中介绍,熔盐堆以熔盐作为冷却剂,是第四代裂变核反应...
丹麦与瑞士合作验证钍基熔盐堆技术
核聚变技术迈向商业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核聚变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被称为“世纪实验”的一次实验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成功证明,核聚变可以成为一种可行的清洁能源。该实验显示,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输入的能量,彻底改变了科学家们对核聚变的看法
“中国在‘人造太阳’计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访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总干事巴拉巴斯基
近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ITER的关键合作伙伴之一,中方工程师和科学家们为‘人造太阳’计划作出了大量贡献。”
核技术
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首个后加速ISOL束流实验完成
近日,原子能院科研人员首次在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上进行了后加速ISOL(在线同位素分离)束的验证性实验,验证了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后加速ISOL束开展物理实验的方法与技术。
2021-07-03
核技术
原子核
中广核技电子束处理际华印染废水项目开工建设
由中广核技旗下达胜科技承建的污水处理项目在湖北省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规模为5000吨,采用电子束辐照技术代替传统高级氧化技术。
2021-07-03
中广核技
电子束辐照
核技术
科普|全国核应急宣传周:硬“核”科普,认识你身边的辐射
随着核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核”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但由于缺乏了解,很多人依旧谈“核”色变。要做好核辐射应急准备,就需要更多的人知“核”懂“核”。
2021-07-03
核技术
辐射安全
【科普】核技术在医学上有哪些应用?
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有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治疗等。X射线诊断已是现代医院开展健康检查最常用的设备。
2021-07-01
核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成像
改良土壤和养分管理实践提高老挝水稻产量
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通过使用核技术(见稳定同位素技术)确定的更佳土壤和养分管理做法,支持老挝农民将水稻产量提高了60%。
2021-07-01
核技术
稳定同位素技术
同位素示踪法
国际原子能机构
李强课题组在多玻色子物理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上紧凑缪子线圈(compact muon solenoid, CMS)探测器实验中所收集的数据,对W玻色子与光子的直接产生和散射产生两种过程进行精细探测,得到了W玻色子与光子反常耦合参数的世界最严格限制。
2021-06-30
核技术
人畜共患病:什么是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疾病是指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传染病。如新冠肺炎、禽流感、疟疾或埃博拉。人畜共患疾病每年影响约26亿人。
2021-06-30
国际原子能机构
核技术
中国同辐打造“1+N”研发体系 加快核医学技术创新
近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同辐打造“1+N”研发平台体系,在体系架构、考核机制、薪酬体系以及人才引进与激励措施等方面,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2021-06-30
中国同辐
核技术
核科学应用于食品辐照
食品辐照涉及将电磁辐射如X射线和伽马射线或电子束照射到食品上,以保持食品质量,杀死有害细菌和控制昆虫。该技术可以破坏可能导致疾病或食物腐烂的微生物。它不仅能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还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021-06-29
核技术
电子束辐照
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探讨通过核衍生技术改善人畜共患病预防
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组织的研讨会于今天开幕,重点是预防可导致新冠肺炎等人类大流行的动物疾病暴发,以及如何预防促进可持续动物生产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
2021-06-29
核技术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中国(国际)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论坛—核技术(质子重离子)助力肿瘤患者新生活”在京顺利召开
6月25日,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论坛”分论坛“核技术(质子重离子)助力肿瘤患者新生活”在京顺利召开,本分论坛由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质子重离子医学研究中心承办,论坛以嘉宾演讲和圆桌讨论为主,内容涵盖质子重离子国产设备现状、国际趋势、临床研究等,多位国内外知名肿瘤专家就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及探讨。
2021-06-29
核技术
质子治疗
《2020年国外核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在中核智库成功发布
2021年6月23日,中国核学会、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中核智库)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了《2020年国外核工业与技术重大发展动向》(以下简称《动向》)联合发布仪式。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科技委主任、首席专家王春芬代表三家单位发布《动向》。
2021-06-26
核技术
2022条
上一页
1
..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阅读排行榜
01
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 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建成运行
02
丹麦与瑞士合作验证钍基熔盐堆技术
03
核聚变技术迈向商业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04
“中国在‘人造太阳’计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访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总干事巴拉巴斯基
05
2025全国两会丨聚焦“核技术应用”之声
06
核电站,真的安全吗?
07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聚变能商用,时间表有提前可能性
08
中国即将开建全球首座钍基熔盐堆核电站
09
专家论道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
10
中国核聚变发展蓝图:2050年实现商用发电,助力‘双碳’目标